1.税法、税收法规的执行情况。税法、税收法规的执行情况对企业的减税行为有着重要影响。如果税法、法规等得不到有效执行,企业的违法、违规行为得不到应有的惩戒,即企业违法、违规行为的成本较低,则企业就不会再费尽心思采取税收筹划行为,或者此时的税收筹划行为已异化为偷、逃税行为。反之,如果税法、法规得到有效执行,违法、违规行为能够得到及时惩戒,则企业就有了更多的税收筹划行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纳税意识的强弱。纳税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税收筹划。如果纳税人纳税意识低下,纳税人往往会采取公然违反税收法律、法规条文的偷、逃税行为。只有纳税人纳税意识提高到一定水平,才有可能出现符合税法条文与立法意图的税收筹划。此时,纳税人按照立法意图,有意识地安排自己的生产经营、投融资及其他财务管理活动,来达到税负最小化的目的。
3.税收执法的公平程度。
纳税人所感受到的税收执法的公平程度、财政支出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其自觉纳税的愿望,进而影响其进行税收筹划的积极性。税收执法水平较高,政府支出合理,尽可能将税收收入用到“刀刃上”,提高纳税人的税收公平感,有利于减少偷、逃税行为,并推动企业主要通过符合立法意图的税收筹划来减轻税负。
4.会计方法的可选择性。如果会计准则对企业会计方法的选择定得十分具体、明确,而且执法保障有力,则采取税收筹划的余地就相对小。而若会计准则对企业会计方法的选择留有很多选择的机会,则进行税收筹划的可能性也会相应增加。
5.会计人员的立场。税收筹划目标能否实现,从事技术操作的会计人员的立场无疑具有相当重要的影响。关于会计人员的立场,理论上仍然存在着国家立场和企业立场的争论。但是,我们应当看到,会计的立场是由其所面对的具体经济环境、经济体制所决定的,而会计的立场将直接影响到税收筹划目标实现的可能性。显然,会计的企业立场更容易实现税收筹划的目标。而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会计人员主要采取企业立场,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pc15h)
全文817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