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护人可以将自己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的责任委托给他人;受委托监护人是不可以随便监护的,受委托监护人要对被监护人的行为承担责任,如被监护人发生侵权行为是,受委托监护人要承担连带责任。
一、法定监护与委托监护有何区别
法定监护人可以将监护职责委托给他人,且双方有连带责任。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九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监护人将监护职责委托给他人的,监护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受托人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责任。第二十七条规定,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一)祖父母、外祖父母;(二)兄、姐;(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二、监护人含义是什么
保护被监护人的安全健康,照顾被监护人的起居,全权管理、保护被监护人的资产,代理被监护人去进行民事活动,有权对被监护人进行教育、进行管理,有权代理被监护人提出诉讼。任何人、任何组织都无权干预监护权的行使。一般是直系亲属担任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
三、未成年人侵权
对于未成年侵权,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因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承担责任的能力,所以要由其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如果监护人尽到监护职责的情况下,未成年人侵权的,那么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但是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所以对于未成年的侵权的,是要由其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
全文727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