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员工遭遇赔偿问题,可以先与用人单位协商,若协商无果,可寻求基层人民调解组织、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或乡镇、街道设立的劳动争议调解组织进行调解。如调解无效,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如果工伤老板不赔偿,劳动者可以采取以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首先,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其次,向基层人民调解组织、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或者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申请调解;如果协商和调解都不解决问题,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如果对仲裁裁决不服,劳动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老板不赔工伤怎么办?这些途径了解一下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如果用人单位未在规定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或者未在规定时限内提交工伤医疗费、工伤康复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或者一至四级伤残职工按月领取的伤残津贴申请,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如果用人单位自认为已履行工伤认定职责,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未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也可以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用人单位未在规定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或者未在规定时限内提交工伤医疗费、工伤康复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或者一至四级伤残职工按月领取的伤残津贴申请,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如果用人单位未在规定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或者未在规定时限内提交工伤医疗费、工伤康复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或者一至四级伤残职工按月领取的伤残津贴申请,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也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全文1.1千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