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了紧急避险的定义和目的,指出其是为了保护合法利益而避免危险发生的行为。同时,也强调了在评价紧急避险是否超过必要限度时,应该考虑到其对第三者合法利益所造成的损害。
1.确定何种行为已经超出了必要的限度。毫无疑问,当然应当是指避险行为。紧急避险的目的是通过避免危险发生而保护合法利益,评价其超过必要限度的立足点只能是在为了避免危险发生而对第三者的合法利益所造成的损害上。
2、“不应有的损害”。与“超过必要限度”相对应,这里的“不应有的损害”是针对行为后果而言的,即对其他合法利益造成不必要、不恰当的损害。
紧急避险的适当范围与限度
紧急避险是一种法律概念,指的是在面临某种危险或紧急情况时,为了保护自己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采取的必要的行动。紧急避险的适当范围和限度是法律规定的,下面进行详细的法律分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紧急避险是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而采取的损害另一较小合法权益的行为。紧急避险的限度是,不得造成损害。
具体来说,紧急避险的适当范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必要性:必须在面临危险或紧急情况下采取行动,保护自己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
2. 限度:紧急避险所损害的权益必须小于紧急避险所保护的权益。也就是说,不能因为保护自己或他人的权益而牺牲另一较小权益。
3. 合法性:紧急避险必须基于法律的规定,不能违反法律规定。
4. 及时性:紧急避险必须在危险或紧急情况下及时采取行动,不能拖延时间。
5. 救助性:紧急避险必须是为了保护自己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不能为了其他目的。
紧急避险的适当范围和限度是法律规定的,我们必须遵守这些规定。如果违反法律规定,将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紧急避险是一种法律概念,指的是在面临某种危险或紧急情况时,为了保护自己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采取的必要的行动。紧急避险的适当范围和限度是法律规定的,我们必须遵守这些规定。如果违反法律规定,将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刑法》第二十一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损害另一较小合法权益的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
全文925个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