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风险的防范措施
时间:2023-04-24 09:12:25 275人看过 来源:互联网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审计环境的日益复杂化,以及企业面临的风险日益增大和内部审计对发展的渴求,审计风险已经成为企业内部审计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只有对内审风险进行全面、深刻地认识,并制定出相应的防范对策措施,才能有效地促进企业内部审计事业的健康发展。本文依据审计风险的性质,针对形成内部审计风险的各个方面、各种因素,对审计风险的防范措施进行了阐述。

内部审计风险的防范,应当重视对内部审计自身特点与规律的分析,不仅要对具体审计项目实施风险管理,更要对内部审计的各种环境因素进行综合风险管理,形成内部审计风险防范机制,力求将审计风险降到最低水平,以实现企业经营目标。

审计风险具有以下的性质:

(1)客观必然性,

(2)潜在性,

(3)非故意性,

(4)不可计量性,

(5)可控性。从其性质可以看出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审计机构和人员能通过改变审计风险存在和发生的条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和降低审计风险,但不能,也不可能完全消除审计风险。探讨审计风险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审计人员认识到审计风险的客观性及其可控性,从而有意识地去寻求防范审计风险的有效措施,主动地去面对审计风险,以便把审计风险化解在萌芽状态,因此要有效地防范审计风险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加强内控制度审计,从根源上降低审计风险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保护财产安全,实现经营目标的有效手段。它要求审计人员在进行基础审计时,对每一个审计发现都要从内控制度上找根源,对审计取得的各种基础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和实质性测试,它可以起到风向标或导向的作用,引导审计向薄弱环节延伸,查出真相,恢复事物的本来面目,减少审计风险。

二、强化内部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

虽然审计风险已为大多数审计人员所熟知,但在实践中,审计风险问题尚未引起审计人员的足够重视,也不知道如何去防范审计风险,所采用的审计模式、审计方法还是原来的那一套做法,这势必使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处于不利的境地。因此,当务之急是要增强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把审计风险引入到实务工作中,在审计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注意审计风险的防范问题。同时,我们可以借鉴西方国家的审计风险模式,事先对审计风险进行预测,从而把审计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三、提高内部审计人员自身素质,防范审计风险

审计风险的控制,归根结底是要提高审计质量,而审计质量的高低取决于审计人员的素质。《审计署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提出了今后五年审计工作的总体目标,目标明确指出,全面提高依法审计能力和审计工作水平,初步实现审计工作法治化、规范化、科学化。而审计人员是审计工作的具体执行者,其思想业务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审计项目质量的好坏和审计风险的大小。因此,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对控制和防范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起着根本性作用。

四、运用现代审计技术和工具,提高审计质量

要真正防范和化解审计风险,关键是提高审计质量。内审人员要从思想上、观念上深入理解审计风险,改进审计方法,规范审计程序,监督评价并重,寓监督于服务之中。在审计方法上,可以引进目前最先进的以风险为导向的风险基础审计模式,以风险的分析与控制为出发点,以保证审计质量为前提,统筹运用各种测试方法,综合各种审计证据,以控制审计风险。

五、建立风险评估机制,防范审计风险

内部审计风险的产生,除了审计人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之外,最主要的来自企业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风险评估就是结合企业重大经营决策,在预期的可能状态下,对实施方案结果风险的评价。风险评估注重向管理者提示企业所面临风险的性质及其强弱,以期管理者采取相应对策,回避或降低风险。因此,审计人员协助企业管理者进行风险控制和管理,建立风险评估机制是降低内部审计风险的有效途径。

六、采取交叉审计,增强内审的自我约束和监督,防范审计风险

各级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在上级审计组织指导下开展审计业务,同级审计机构定期或不定期在上级审计组织统一领导下,对内部审计业务质量进行交叉审计,以交流审计资源,总结审计经验,揭露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审计工作评比,以推动审计工作水平的提高。形成自审、互审、抽审的交互审计机制,有利于调动内部审计人员工作积极性,增强各级审计机构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意识,降低内部审计风险。

七、严格执行三级复核制,防范审计风险

现行审计准则规定三级复核制度,即审计组复核、审计组所在部门以及审计机关内部复核机构或者专职复核人员的复核。因此,要有效地控制审计风险,必须严格执行审计准则规定的三级复核制,尤其要强化前两级复核制度。第一,审计组在编制审计报告之前,审计组组长应对审计证据进行认真的复核,并提出修改或进行完善取证的意见或建议,使审计证据符合合法性、充分性和相关性的要求。第二,审计组所在部门应严格把好第二关,除了对审计工作底稿、审计组长提出意见、建议进行复核之外,主要是对审计组编制的审计报告中,审计事实是否清楚,对审计发现问题定性是否准确,审计评价、审计建议是否适当等提出修改意见,不能将复核流于形式。

总之,审计风险具有独立于人们意志之外的客观必然性、潜在性等属性,任何组织、任何人都不可能消除审计风险和完全回避审计风险,尤其是内部审计,由于其局限性及审计范围的广泛性,使得内部审计风险的风险机率更高,审计人员防范审计风险的压力更大。但是内部审计人员不能因为审计风险而捆住手脚失去活力,我们在认识和评估审计风险的同时还要清醒地认识到审计风险的可控性,任何风险都是可以在我们日常工作中通过严格的管理,科学合理的工作方法和手段,严于律己的工作作风,不断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完全可以将审计风险控制在规范允许的范围之内,能够在责任和利益之间寻找到平衡点。内部审计人员应不畏风险、掌控风险、化解风险,在认识、评估、防范当代内部审计所面临的风险的同时,还要强化对未来审计风险的前瞻性认识,特别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电算化会计的普及和世贸的加入,审计风险必将日益增多。加强对新时期审计风险的研究并找出相应防范措施,也将是当前审计工作迫切需要认识和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全文2.5千字,阅读预计需要9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

继续阅读
扩展阅读
  • 审计风险
    审计风险是对含有重大不实事项的财务报表产生错误判断的可能性。它不包括审计人员可能误认为财务报表含有重要差错的风险,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审计人员往往可以重新考虑或增加审计步骤,这些步骤经常使审计人员得出正确的结论。审计风险的大小受内在风险、控制...
    更新时间:2024-01-22 10:45:14
查看审计风险相关全部词条
本地专业对口律师
北京
#审计风险 最新知识
针对内部审计风险的防范措施您还没弄清楚,直接和律师在线沟通获得更多帮助

1对1在线咨询

8秒前,138***54用户咨询成功
马上提问
针对内部审计风险的防范措施您还没弄清楚,在线问专业律师,让律师告诉您快速方案吧
  • 章法律师

    章法律师

    律所主任

    评分:5.0

    服务人数:487

    在线咨询
  • 张丽丽律师

    张丽丽律师

    专职律师

    评分:5.0

    服务人数:343

    在线咨询
  • 张神兵律师

    张神兵律师

    合伙人

    评分:5.0

    服务人数:590

    在线咨询
内容已经到底了,还没找到答案?
在线问问律师吧,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11,079 位律师在线 累计服务 3,700万 人次
立即提问

他们的问题正在被解答:

朋友欠钱不还怎么办,联系不上有没有好的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