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江苏江阴法院受理劳资纠纷案件1508件,同比上升3倍。2009年以来,该院受理的劳资纠纷案件数量仍居高不下,已多达686件。为此,江阴法院认真研判当前形势下劳资纠纷案件急剧增多的深层原因,分析新情况、新特点,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
原因和特点分析:
一是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国内宏观环境变化所引发的矛盾和纠纷在劳资领域已明显反映,一些用人单位尤其是纺织、冶金等传统行业的企业经营出现困难,不少企业大量裁员或处于停产状态,一些传统国有企业甚至申请破产。从而引发了大量的解除劳动合同纠纷,包括群体讨薪纠纷、要求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纠纷、要求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纠纷、要求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纠纷等。
二是企业内部缺乏有效的治理模式。企业在劳动力成本和目前企业税负仍然较重的双重压力下举步维艰,有些企业缺乏独立性,民营企业中的大股东随意操纵企业经验和支配企业资产,甚至挪用企业资金偿还巨额赌债,令企业突然陷入困境,引发群体性劳资纠纷。
三是随着劳动者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劳动纠纷所涉及的行业领域也不断扩大。除了传统的制造业外,现存劳动纠纷已广泛涉及到建筑、运输、商业、教育等服务业、现代物流业、文化教育产业领域,并呈现出新情况、新诉由,且很难协商调和,审判工作的难度进一步加大。
四是仍有少数用人单位尤其是一些乡镇私营企业漠视劳动法的存在,随意拖欠、克扣工人工资,导致劳动者讨薪、追讨加班加点工资、要求补缴社会保险费等传统型的劳动纠纷时有发生。
针对上述严峻情况,江阴法院提出如下应对策略:
一、设立预警机制。对全市所有企业进行地毯式劳动关系大排查,按照劳动关系紧张程度对企业进行分类,按正常、一般性矛盾、较大矛盾、严重矛盾分别挂绿、蓝、黄、红四级预警信号。建立市、镇、村三级劳动关系监控网络,并建立企业联络员队伍,随时掌握企业劳资关系的最新动态,对红色预警企业,专门成立执法小组,逐家梳理整顿;对黄色预警企业,重点监控,实施企业约谈制度,帮助分析原因,跟踪整改办法;对蓝色预警企业,以正面教育和引导为原则,深入宣传。
二、制定劳资突发事件预案。通过成立专门的处理劳动纠纷突发事件办公室,设立相应的工作组,具体负责应对事件的组织、协调、指导、处置等工作。建议设立欠薪应急专项资金,由财政拨动专款,对短时间内无法按正常途径解决的欠薪纠纷,先以专项资金垫付工人工资,再通过法律途径向企业追偿。
三、采用分类指导和规范执法的方式,降低企业实体风险。积极推行职工权益问题集体协商制度,督促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集体合同。加强对企业经营状况的舆情监测,对于有欠薪苗头的企业可通过工商、税务等部门适度干预其经营,防止转移、隐匿资产。采取灵活有效的诉讼保全措施,对企业资产和设备进行有效控制,保证设备正常运转,促成劳资双方和解达成延期偿还协议,督促企业清理资产和债务,以尽可能避免有挽救希望的企业关门倒闭。
四、继续推行劳动争议案件巡回审判。建立审理劳动争议案件专门合议庭,在市总工会实行巡回审判,与劳动仲裁机构、市总工会共同开辟劳资纠纷案件处理绿色通道,以缩短诉讼时间,节约诉讼成本。不断总结劳动争议案件审判经验,指导人民法庭巡回审判和人民调解窗口工作,放大巡回审判效应。
应对金融危机引发的财务风险的措施
1、建立企业的财务风险预警
在面对风险加剧的局面,企业应对采用积极的态度应对和规避财务风险,尤其是外贸企业更应当建立起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财务风险预警实际上是一个财务风险控制系统,即利用相关的财务手段实现对财务风险的控制和预测,并在必要的时候发出警示。具体根据企业财务报表、经营计划、资金流动状况、合同风险评估等,对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整体的评价和监控,一旦发现企业的经营中出现财务风险就以财务性指标的形式向管理层发出警示,为管理者提供必要的决策支持,正确快速的克服财务风险。如利用现金预算、设立预警临界值等方式都是建立长期预警机制的重要手段。
2、对本币升值的风险控制
面对人民币升值的情况,企业应当利用自身的内部管理来提高应对升值风险能力。首先,强化涉外企业规避金融风险的保护意识。再利用外汇进行结算的时候应当将货币的汇率变化考虑在内,设定一定的合同条款保证在汇率变化时的基本利益,并合理选择结算的币种,规避汇率变化较大的币种。同时在汇率波动较大的时候注意人民币的变化动向,提前进行必要的措施防范风险。其次,改变出口产品的结构,将低附加值的产品出口转为高附加值的产品,以此抵消汇率对产品价格的影响。
3、增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
在国际经济形势较为复杂的后金融危机时代,应当适当的控制企业形成的赊销合同、赊销份额,以此降低应收账款占整个企业资本的比例。在降低赊销比例的同时应当与信用评价相结合,建立企业内部的信用评价机制,对与企业合作的对手进行必要的信用评价,对客户进行必要的取舍和控制,对评价较高的客户提供优惠,对评价较低的限制与其进行的贸易额度,以此形成一个具有梯度的内部客户群。这样就可以将有效的资金和优势产品分配到优质客户端,以此降低贸易的风险系数。
4、增强对企业现金管理
企业的现金充足是保证经营的重要基础,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特征就是国际贸易的风险增加,这种风险增加直接导致的是企业的整个资金链条将随时受到一些潜在风险的影响,容易在某个时期出现资金的短缺,因此企业应当保持一定的现金储备以此保证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主要的措施是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现金流的动态化管理,严格控制大额度资金的流动,确保企业资金链条的完整性和资金充足性。同时增强对预算的管理,尤其是投资决策上应建立完整的审核规范,评定风险等级后再进行资金的调动。
全文2.3千字,阅读预计需要8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