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拆迁划拨的宅基地是什么性质的
农村拆迁属于征地拆迁,依据的法律是《土地管理法》农民拆迁安置房常见有两种性质的房屋:一是在集体土地上由村里统一规划建房,安置时按本集体经济组织内的成员人口分配住房面积。这种房屋属于小产权房,只供农业人口解决居住问题,土地性质是集体土地宅基地性质,在当前的法律规定下不允许上市交易,对集体土地上房屋是否通过流转交易的改革目前处于探讨阶段。二是由于城市建设规模的扩大,一些城市的近郊乡村变为城中村,征地拆迁后农民成了失地农民,农业人口将转为城镇户口,这种情况下的安置房通常是政府划拔土地建房,这种房屋性质是不完全产权的房屋,5年内不准上市交易,5年后交易时需补缴土地出让金。上述即为宅基地上的拆迁安置房的内容,谢谢采纳!
二、宅基地是什么性质的房子
宅基地的所有权属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宅基地是农村的农户或个人用作住宅基地而占有、利用本集体所有的土地。包括建了房屋、建过房屋或者决定用于建造房屋的土地,建了房屋的土地、建过房屋但已无上盖物或不能居住的土地以及准备建房用的规划地三种类型。
有人给出了这样一个评价:宅基地房是有局限的大产权房。因为根据目前的法律规定,虽然宅基地房具有完整权能,但是为了保护本村集体村民的福利,还是不能与城市居民或是外村人进行买卖流转。但是农村宅基地房抵押贷款试点的推行,说明国家正在探索如何让宅基地房真正越来越有价值,为百姓增加收益寻找途径。
宅基地建的房子和大产权房以及小产权房有什么区别?
以前大家不明白大产权房和小产权房的区别,现在明白了,小产权房比起大产权房不能抵押贷款、很难拿到拆迁补偿、不受法律保护等等,问题很多,唯一的好处是便宜。随着国家对农业的重视,各种农村产权红利政策的出台,人们的目光逐渐聚焦于村里的宅基地房,有位朋友就通过后台咨询“大产权房、小产权房,那我的宅基地房算哪个?”
大家都知道在城里买的普通商品房,“五证”齐全,除了70年产权之外,房子任主人随意“处置”。但是一直听说会越来越值钱的宅基地房,根据法律规定,是不能像城里的房子那样随意的卖给别人的,只允许在本村村民之间买卖流转,并且还有标准面积的限制,抵押贷款也是只有个别试点才有。
说到这里,百姓就会问“这样的话,宅基地房就算小产权房了?”
在这里给大家解释一下,虽然都是建在集体土地上,宅基地房和小产权房是有本质区别的。需要明确的是,宅基地房是合法的,是受法律保护的,小产权房实际上算是违法建筑,不受法律的保护。外村人或是城里人在村集体买的宅基地房或是小产权房在法律上都是无效。另外村民自己的宅基地房都有宅基证,但是小产权房是没有的,小产权房只有建造房子的第三方颁发的某种非正式意义的权属证明。
小产权房的出现一方面跟城市房价太高有关,另一方面也跟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相关法律不明确有关。随着城镇化发展,现行的农村土地管理办法与城乡土地市场出现不匹配,比如农村有些地方闲置的房子逐渐增多,形成房屋资产“浪费”,有些地方人多地少,宅基地审批难。这些不匹配导致农民的房屋财产权利没有得到有效发挥。今年国家出台《农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暂行办法》正是根据现实需要,为盘活农村沉睡的资产给出的政策支持。
全文1.3千字,阅读预计需要5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