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员工超过60周岁是和单位构成劳务关系,在工作时间出现伤亡是可以以人身损害要求赔偿的。但是如果是单位没有办理退休手续并且继续为单位工作没享受养老待遇,这种情况是可以尝试申请工伤认定的。
一、在工作期间受伤怎么才能赔偿
其实就是工伤的赔付标准。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工伤处理:
1.申请工伤认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定具体等级才能确定赔偿标准。
3.用人单位有缴纳工伤保险,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申领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工伤待遇;同时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其余工伤赔偿。用人单位未缴纳的,由用人单位全部支付。申请工伤认定,等病情稳定后,申请伤残鉴定,根据结果,参考《工伤保险条例》享受工伤待遇。员工上班期间受伤怎么赔偿?赔偿标准为: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用人单位拒不支付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
企业在录用劳动者是为员工购买五险,其中就包含工伤保险。员工上班期间受伤符合工伤赔付的要求。不管这个伤害是否跟员工自身有关系,在保护劳动者权益的原则下,都要征服及企业承担此种风险和责任。根据工伤认定的等级,按等级进行赔偿。
二、一个人最多可以报几次工伤
符合工伤认定条件的,申请工伤认定没有次数限制的,同一名员工如果一年内多次发生工伤的,可以多次申请工伤认定和享受相应的工伤待遇的。工伤没有所谓的次数限制,但是如果一个职工频繁换工作并且每到新的工作环境短时间内便出现工伤,可能会涉及故意自伤骗取工伤待遇的问题。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根据审核需要可以对事故伤害进行调查核实。
三、退休人员工伤认定结果是什么
退休人员工伤认定范围的标准首先需要认定该退休人员与现单位之间是否构成劳动关系,如构成劳动关系才应适用工伤保险条例认定工伤。而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退休人员与现单位之间的用工关系不构成劳动关系,不属于工伤保险条例调整的范围,故已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退休人员在务工中受到事故伤害不应认定为工伤,而应由用人单位对其承担人身损害赔偿责任。
全文1.2千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