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房屋如果没有办理产权证的话也是可以依法继承的,虽然没有办理产权证,但是房屋的所有权依然属于被继承人的合法财产,但要注意的是继承的前提是有证据证明房屋属于被继承人,此时产权证书最有证明力,如果没有产权证,有其他证明材料的情况下也是可以办理继承的。而农村房屋证明文件一般不是产权证,而是当地区、县或市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颁发的房屋用地使用证书。
农村房屋如何继承
有遗嘱的,按照遗嘱内容继承。没有遗嘱的,按照法定继承。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本编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所谓房屋的继承是指被继承人死亡后,其房产归其遗嘱继承人或法定继承人所有。因此,只有被继承人的房屋具有合法产权才能被继承。当继承发生时,如果有多个继承人,则应按遗嘱及有关法律规定进行折产,持原产权证、遗嘱等资料到主管部门办理过户手续。
由于农村房屋是修建在宅基地上面的,而宅基地属于性质比较特殊的土地,所有权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对于农村宅基地就不能当做遗产,也就不可以继承。但宅基地上面的房屋,其实是可以继承的。不过受土地性质的限制,在继承的时候就有多种处理情况。一般继承人也属于同一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话,这种情况下经过批准之后,其实可以直接继承宅基地和宅基地上面的房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条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
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根据其性质不得继承的遗产,不得继承。
全文801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