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护人,指对未成年人、精神病人进行监督、管教和保护的人。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
1、监护人的范围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人员中有监护能力的人担任监护人:
(1)祖父母、外祖父母;
(2)兄、姐;
(3)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经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下列人员担任监护人:(1)配偶;(2)父母;(3)成年子女;
(4)其他近亲属;
(5)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经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
在特定的情况下,可以变更监护人。这些情况主要有:(1)监护人死亡、丧失了民事行为能力或被宣告为限制行为能力人。监护人既然失去了行为能力,自然不可能再进行监护。(2)监护人不履行职责,给被监护人造成损害,或者在监护过程中,滥用监护权利的,如监护入侵吞被监护人的财产、虐待被监护人的。(3)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监护人之间也可以订立协议,变更监护人。在前两种情况下,被监护人的近亲属可以向法院申请变更监护人,也可以请求被监护人父、母所在的单位或所在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指定。
2、监护人的职责
监护人的职责主要有:(1)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不受损害。当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益受到侵害时,监护人作为法定代理人有权起诉,并代为民事诉讼活动。(2)担任被监护人的法定代理人。但法律禁止监护人滥用此法定代理权,如禁止监护人自己代理、受让被监护人财产。(3)保管被监护人的财产。(4)教育和照顾被监护人。
法律为切实保护被监护人利益,监督监护人履行职责,规定监护人有下述情形之一的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1)不履行监护职责,致使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2)监护人因故意过失,给被监护人造成财产损失的。(3)在监护关系存续中,被监护人造成他人损害的。
全文833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