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延迟退休的解析
专家称分类延迟退休好于普遍延迟退休人口老龄化下的低龄退休行为是养老财政入不敷出的一个重要原因。延迟退休确实可以起到减少养老金亏空的作用,但这种作用却呈倒U型变动趋势。当单位延迟退休所减少的养老金亏空额增加到一定水平之后便开始变小,这说明延迟退休的时间并不是越长越好。延迟退休对养老金亏空的降解效果会受到就业挤出效应的制约。让进入退休期的参保者继续工作一段时间会对新增劳动力的就业产生挤出作用,延迟退休的时间越长所产生的挤出作用越大。并且这种挤出作用还存在个体差异性,对供不应求的高劳动技能者影响很少,而对供过于求的低劳动技能者则影响很大。不管挤出效应的个体差异性如何,延迟退休毕竟会提高社会平均失业率,征缴养老保险费的税基(社会平均工资率)也会随之下降从而削弱养老金亏空的降解效果。其实,无论延迟退休对养老金亏空的降解效果,还是对新增劳动力的就业挤出效应,都和参保者的人力资本状况及其个体差异性有关。参保者拥有的人力资本越多、质量越高,延迟退休对养老金亏空的降解效果就会越好,对新增劳动力的就业挤出效应也会越小,一般而言,低劳动技能者由于拥有较少的人力资本,且人力资本会随着工龄的增长而不断老化和贬损,所以延迟退休对他们的就业冲击很大,养老保险的资金来源也会因其失业率的上升和工资率的下降而变得更为贫瘠和脆弱,从而削弱延迟邀休对养老金亏空的降解效果。而高劳动技能者由于拥有较多的人力资本,且人力资本会随着工龄的增长而不断税累和提升,所以延迟退休对他们的就业冲击很小,养老保险的资金来源也会因其失业率的下降和工资率的上升而变得更为丰富和充实,从而增强了延迟退休对养老金亏空的降解效果。然而,不管延迟退休方案对养老金亏空的降解效果和对就业的冲击如何,要想具有政策操作上的可行性就得获得大多数参保者的支持。高劳动技能者更愿意延长自己的工作时间。而低劳动技能者更愿意选择按时退休或者提前退休。所以,应根据教育经历、工作经历、技术培训以及工种决定的人力资本质量及水平来确定各类人员的延迟退休力度。这样,延迟退休政策便不会遭遇太大的政治阻力。综上所述,如果从延迟退休的时间长度来说,轻度延退退休解决养老金亏空的效果要好于深度延迟退休,且对劳动力市场的冲击也要小一些。而如果从延迟退休方案的选择来说,分类延迟退休解决养老金亏空的效果要好于普遍延迟退休,不但对新增劳动力的挤出效应比普遍延迟退休小,而且更容易获得大多数参保者的支持。但无论是选择延迟退休的时间长度、还是选择延迟退休的类型,都得重视人力资本投资对解决养老金亏空问题和缓解社会就业危机的积极作用。加大对参保者尤其是低劳动技能者的职业培训和学历教育,则是让延迟退休政策具有更高经济效率和政治可行性的必由之路。
《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第一条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群众团体的工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该退休。
(一)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
(二)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五十五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
本项规定也适用于工作条件与工人相同的基层干部。
(三)男年龄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四)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二、为什么要推迟劳动者的退休年龄呢?具体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我国退休制度已严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我国以前的法定退休年龄是根据建国初期人口的寿命预测制定的,60多年来,我国人均寿命已从上世纪50年代的40岁左右,提高到现在的72岁左右。现行退休制度不能完全与劳动力市场配套,致使大批人力资源的浪费,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协调发展。同时,偏低的法定退休年龄和较高的人均寿命之间的反差,加剧了我国养老保险金的费用支付压力。
第二,提前退休问题比较突出。许多企业把提前退休制度作为企业的一种激励性政策,通过提高自然减员的速度来提升企业的效率。还有很多非特殊行业也办理“提前退休”,与国家制定“早退”的初衷相悖。提前退休对养老保险来说,意味着缴费人数的减少和领取养老金人数的增加。提前退休的时间越早,对我国的社会养老问题造成的损害越大。
第三,人口老龄化的迫切要求。自从2000年我国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10.6%,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
全文1.8千字,阅读预计需要7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