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劳动者因工资报酬问题与用人单位产生纠纷,他选择了以下几种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首先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举报,希望劳动监察部门能够介入调查;若举报无果,他前往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申请劳动仲裁,寻求法律支持;如果仲裁结果不满意,他可以去当地人民法院打官司,申请支付令;在仲裁或诉讼的时候,他要求除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额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外,还需加发相当于工资报酬百分之二十五的经济补偿金。
1、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举报。
2、前往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申请劳动仲裁。
3、去当地人民法院打官司,申请支付令。
4、根据国家规定在仲裁或诉讼的时候,要求除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额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外,还需加发相当于工资报酬百分之二十五的经济补偿金。
劳 动 监 察 举 报 拖 欠 工 资
根据《劳动法》的相关规定,用人单位拖欠工资是违法行为。如果劳动者发现用人单位有拖欠工资的行为,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举报。其中之一是向劳动监察部门进行举报。
根据《劳动监察条例》的规定,劳动监察部门负责受理和处理劳动者的举报投诉。如果举报人提供了充分的证据,劳动监察部门应当依法及时处理,并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
同时,《劳动法》也明确规定了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法律责任。如果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劳动行政部门会依法进行调查处理,并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如果用人单位逾期不支付工资,劳动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因此,劳动者如果发现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可以通过劳动监察部门进行举报。如果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劳动者可以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劳动者如果发现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可以通过劳动监察部门进行举报。如果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劳动者可以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根据《劳动法》的相关规定,用人单位拖欠工资是违法行为。同时,劳动者也可以前往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申请劳动仲裁,或者去当地人民法院打官司,申请支付令。如果举报人提供了充分的证据,劳动监察部门应当依法及时处理,并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第七十七条劳动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有关部门依法处理,或者依法申请仲裁、提起诉讼。
第八十五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全文1.2千字,阅读预计需要5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