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内容讲述了国家规定的加班费比例以及不同工时制度下计算加班费的方法。关键在于工资基数。如果工资基数不同,加班费的发放额也会有所不同。用人单位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或者在此标准上支付加班费。
晚上的加班费是本人工资的150%,双休日是200%,国定假日是300%。但这只是国家规定的比例,加班费发放额的关键是工资基数。而不同工时制度下的劳动者,在计算其加班费的时候,可能确定加班时间的范围不一样。单位只能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或者在此标准上支付加班费。
加班费发放范围与标准
根据我国《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单位应当支付职工加班费。具体来说,如果职工在法定休假日或工作日加班,用人单位应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的300%支付劳动者工资。
另外,《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因生产经营特点不能安排职工在法定休假日工作的,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安排劳动者在休息日或工作日加班。在这种情况下,用人单位应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的200%支付劳动者工资。
同时,《工资支付暂行规定》指出,因加班支付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综上所述,用人单位应按照相关规定支付职工的加班费。对于违反规定的单位,劳动者有权利要求其支付相应的工资报酬。
加班费的发放标准要根据国家规定和单位实际情况而定,但必须符合相关法规。用人单位应按照规定支付职工的加班费,否则将面临法律制裁。同时,劳动者也有权要求单位支付相应的工资报酬。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六十二条用工单位应当履行下列义务:(一)执行国家劳动标准,提供相应的劳动条件和劳动保护;(二)告知被派遣劳动者的工作要求和劳动报酬;(三)支付加班费、绩效奖金,提供与工作岗位相关的福利待遇;(四)对在岗被派遣劳动者进行工作岗位所必需的培训;(五)连续用工的,实行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用工单位不得将被派遣劳动者再派遣到其他用人单位。
第三十一条用人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劳动定额标准,不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劳动者加班。用人单位安排加班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加班费。
全文873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