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前财产本来就归一方所有,离婚时也仍然归一方所有,不需要通过什么方法一方就能在离婚时获得全额的婚前财产。
但是如果双方约定婚前财产婚后归双方共同所有的,如果离婚时想要获得全额的婚前财产,就需要证明该约定无效,或者约定是被胁迫、欺诈作出的,申请撤销约定。申请撤销时要注意,要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申请,否则撤销权将消灭。
一、财产分割协议在什么情况下是否有效?
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夫妻双方签订的财产协议,在双方签字之日起生效。若是离婚时一方存在欺诈、胁迫的情况的,另一方可以在离婚后一年内撤销原财产分割协议,重新分割。
二、什么财产为夫妻一方独有的财产
一、婚前财产
婚前财产是指夫妻一方在结婚前已经取得的财产。如,一方在婚前所取得房屋、汽车、存款及赠与物等。除非婚前财产所有权人明确赠与,婚前财产不会自动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婚前财产取得的截止日期是领取结婚证的前一秒。认定婚前财产时,需要注意这样几个问题:
1、婚前购房,并进行了产权登记,则属于婚前财产;婚后进行产权登记,则属于婚后共同财产
2、婚前同居,共同取得的财产,依共有财产处分,但不是夫妻共同财产。
3、婚前赠与,父母在婚前赠与的财产,除非特别说明,视为赠与其子女的个人财产。
4、婚前个人投资经营的实体,婚前收益为个人财产;婚后继续获取收益,则为夫妻共同财产。
二、婚后取得的个人财产
1、因身体受损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
2、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财产;
3、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
4、军人伤亡保险金、伤残补助金、医疗生活补助费等;
5、一方从事特定职业所必需的财产,价值较大除外;
6、一方获得的奖品,不是奖金;
7、具有人身性质的保健费、保险赔偿金;
8、科研津贴;
9、一方创作作品私有,经济收益共有;
10、解除劳动关系的补偿金等。
三、约定的个人财产
系夫妻双方共同约定的归一方个人所有的财产。但是,为了逃避债务或者有其他违背社会公德的行为,将财产约定归一方所有,此约定无效。
全文872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