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法定的监护人,爷爷奶奶不是法定的监护人。除非未成年人的父母都死亡或者无法查找到下落的,可以由爷爷奶奶作为监护人。
一、未成年被家暴了怎么处理
1、找到能够庇护的亲人
一般来说,父母对实施家庭暴力的之后应该找到对爱护的亲人,叔叔阿姨,爷爷奶奶,在亲人的劝说下,父母会对的态度好转很多。如果身边没有其他亲人,可以联系远方的亲人让他们过来保护。
2、亲人之外的朋友,老师
在举目无亲的情况下,为了避免自己遭受更多的伤害,应该果断的选择离开自己的家,选择自己能够信任的老师,或者同学的家里,将遭到家庭暴力的事实告诉他们,当然这种情况可能会导致家庭暴力出现的更加猛烈。所以躲在朋友家里的时候,还是应该尽快联系自己的其他亲人。
3、报警
当自己遭受危险的时候,赶往附近的派出所可以及时避免进一步的危险。如果无法及时赶到派出所,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也应该及时报警,请警察介入,可以有效的保护自己不受伤害。
4、联系媒体,曝光到网络。
现在最有力量的方式,就是将自己的遭遇公之于众,让大家都知道,在亲人不在身边,警察不予立案的时候,可以考虑这点,但是这个必将造成和父母之间不可挽回的后果,但是确实可以避免再次的伤害。
5、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的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经教育不改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有关人员或者有关单位的申请,撤销其监护人的资格,依法另行指定监护人。被撤销监护资格的父母应当依法继续负担抚养费用。
二、老师限定人监护人的规定有哪些
没有老师限定监护人的规定,因为老师不是学生的法定监护人,未成年学生的监护人是其父母,如果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未成年人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其他经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委会或村委会、民政部门同意并且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
三、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应该是谁
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应当是父母,除了父母之外还有两种情形:
1.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有监护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
或者与未成年人关系密切的、愿意承担监护责任,又经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其他亲属和朋友作为监护人。
2.若无上述法定监护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
全文971个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