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合同后的损失赔偿标准一般如下:有约定的,要按照约定来赔偿损失。没有约定,并且一方当事人由于他方根本违约,或经催告仍不履行义务而解除合同的。如果解除只对将来发生效力,那么违约方药赔偿守约方由于违反合同造成的损失。解除如果溯及既往,违约方要支付守约方因订立、准备履行合同和恢复原状的费用。
违约损失赔偿标准的范围是如何界定的
赔偿损失的范围可由法律直接规定,或由双方当事人约定。
在法律没有特别规定和当事人没有另行约定的情况下,应按完全赔偿原则,赔偿全部损失。
《民法典》第五百九十五条规定:
“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以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
”损失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
直接损失是指财产上的直接减少。
间接损失又称所失利益,指失去的可以预期取得的利益。
可以获得的预期的利益,简称可得利益。
可得利益指利润,而不是营业额。
在实践中,可预见到的情况千差万别,很难把握,如果对此不加以限制,就会导致当事人乱用或者曲解“可预见”的本意。
因此法律对可预见性采取了一些限制。
预见性有三个要件:
(1)预见的主体为违约人,而不是非违约人。
(2)预见的时间为订立合同之时,而不是违约之时。
(3)预见的内容为立约时应当预见的违约损失,预见不到的损失,不在赔偿范围之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四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造成对方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是,不得超过违约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约可能造成的损失。
全文697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