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篇内容主要介绍了劳动仲裁裁决的执行问题,包括裁决书生效时间和当事人申请执行的程序。主要思想是,仲裁裁决得到人民法院认可后即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应当履行裁决内容。一方当事人未能在规定期限内履行裁决,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而申请执行的事项只能限于裁决书裁定的范围。
根据劳动仲裁的相关规定,当仲裁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应当履行裁决内容。如果一方当事人未能在规定期限内履行裁决,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如果仲裁裁决得到人民法院的认可,那么该裁决将被视为已经发生法律效力。因此,可以理解为只要对方未提起诉讼,该裁决已经生效。而对方拒不履行裁决义务,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1、提交书面申请执行书。
2、需要向人民法院提交裁决书原件而不是复印件。
3、申请执行的事项,只能是裁决书裁定的范围,不可以提其他要求。
劳 动 仲 裁 裁 决 书 是 否 具 有 强 制 执 行 力 ?
根据我国《劳动法》和《劳动仲裁法》的规定,劳动仲裁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这意味着,当事人必须履行裁决书中的裁决内容,否则将会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然而,劳动仲裁裁决书是否具有强制执行力,需要结合具体案件情况进行分析。在一般情况下,裁决书具有强制执行力。但是,如果当事人一方拒不履行裁决,另一方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另外,如果裁决涉及给付金钱、实物或者有价证券等,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执行。裁决的执行对象应当是具有给付内容的财产或者财产权利。
总之,劳动仲裁裁决书在一般情况下具有强制执行力,但在当事人拒不履行裁决或裁决涉及给付内容的情况下,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劳动仲裁裁决书具有强制执行力,当事人必须履行裁决书中的裁决内容。如果一方拒不履行,另一方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裁决涉及给付金钱、实物或者有价证券等,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执行。但裁决的执行对象应当是具有给付内容的财产或者财产权利。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十一条规定:
当事人对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裁决书,应当依照规定的期限履行。一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理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执行。
全文916个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