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2月22日,某厂雷管装配工房发生一起火药爆事故。造成2人死亡,3人重伤,其中2人重伤。
事故经过
该厂雷管装配工房共有职工42人,22日上班时除1名卡口工(27号工作间)迟到外,其余41名职工约8时05分全部进入生产岗位开始工作。8时30分,21号、23号、29号、31号、33号、35号六个卡口间各约有雷管500发,25号卡口间有雷管600发,27号卡口间有雷管400发,28号传送室已无雷管,26号传送室有雷管3200发。此时,26号传送室操作室操作工盛XX(女),利用传递之间的一点空隙,侧身坐在26号传送室工作台边写票时,发生了爆炸事故。25号、26号、27号、29号四个工作间的雷管全部爆炸。工人龙XX和盛XX被炸伤,经抢救无效死亡,另有2名女工受重伤,1人轻伤。
事故原因
这是一起责任事故。
直接原因
起爆原因是工人盛XX传送完部分成品后,又将1200发未卡口半成品分装在三个提箱内,并放在26号传送室门边墙脚下,另外工作台还有2000发已卡好的半成品,并利用传递空隙,架起二郎腿侧身坐在钢质镀铬椅上填写传票,不慎身体失去平衡摔倒踢翻了墙脚的小提箱,因碰撞、摩擦而爆炸,接着造成其他工作间雷管殉爆。
间接原因
1、超量。按规定26号传送间只能存量1200发,而事故发生时该室存量达3200发,其它各卡口间规定量为300发,由于交接过程衔接不好,实际上也都不同程度超量;
2、工艺布局不合理。本来雷管装配线上已另有周转库,而设计上又将26、28号(卡口间对面)工作间安排作暂存室用,不合理;另外走廊内摆有部分装配用的药头,形成了殉爆的条件;
3、26号室外防爆墙距工作间相近(500MM)导致冲击波回射,加剧了爆炸威力扩大;四是工房屋顶天棚木板上盖有油毛毡和木粉,爆炸后燃烧。
防范措施
1、建立严格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检查制度,杜绝超量事件的发生。
2、改变不合理的工艺流程。取消26、28号传递间,并取消提盒传送而采用板条直接传送,从工艺上消除超量的产生,同时缩小殉爆的可能性。
3、完善工房结构,将2号房顶棚的油毛毡和木粉全部更换为珍珠岩粉,并在天棚下面用皮纸密封,防止珍珠岩粉掉下造成隐患。
4、增大抗爆设施的强度,调整泄爆的方向。将所有的有机玻璃防护板全部换为钢板防护,将所有的安全箱进行改造,由原来的8MM改为10MM~12MM,并加强安全箍的焊接工艺,同时调整好安全箱开口的泄爆方向与大地紧固连接,严防安全箱飞起伤人。
5、将工房内的电缆全部改换为难燃性的电缆,以利于事故时的抢救。
6、装DDNP工序由直接人工倒药改为隔离倒药,并在工房外建造抗爆小院。
7、为防止卡口时万一发生爆炸而引起工作台上的雷管殉爆,引燃装配用的药头,对药头和存放雷管部位采取隔离措施,最大限度地控制事故扩大,减小事故损失。
全文1.2千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