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损害赔偿应当在下列情况下支付:
1、侵犯他人人格权;
2、侵犯他人身份权。身份权是民事主体基于具体身份而享有的民事权利;
3、侵犯财产权造成精神损害的;
4、侵犯婚姻关系造成精神损害的;
5、侵犯死者权利,使其近亲属遭受精神痛苦的;
6、违约造成的精神损害。
什么情况下不可以提出精神损害赔偿
(一)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以人格权利遭受侵害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二)当事人在侵权诉讼中没有提出赔偿精神损害的诉讼请求,诉讼终结后又基于同一侵权事实另行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三)对于刑事案件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精神损失提起的附带民事诉讼,或者在该刑事案件审结以后,被害人另行提起精神损害赔偿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三条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侵害自然人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全文439个字,阅读预计需要2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