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危害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有:
1、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劳动作息制度不合理等;
2、精神(心理)性职业紧张;
3、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定额不当,不能合理地安排与劳动者身体状况相适应的作业;
4、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如视力紧张等;
5、长时间处于不良体位或姿势,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劳动都是为病危害因素。
职业危害因素,生产环境中影响人体健康的各种有害因素的统称。可分三类:
1、生产过程有关的因素。包括:
(1)物理因素:如不良的气象条件(高温、高湿、低温等)、异常的气压(高气压、低气压)、辐射(高频电磁场、微波、紫外线、红外线、放射线)、噪声、振动等;
(2)化学因素,如工业毒物、粉尘等;
(3)生物因素,如某些寄生虫、微生物等;
2、劳动过程中产生的因素。如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精神紧张,劳动强度过大、频度过密等;
3、生产环境中固有的因素。如自然环境中的不良因素、厂房建筑不合理等。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四条
劳动者依法享有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
车间的职业危害因素有哪些
车间的职业危害因素如下:
1、粉尘:电焊时发生分散度极高的粉尘,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使用含锰焊条时空气中含有大量氧化锰,此外,还含有氟化物等;
2、有害气体和蒸气:喷漆时,可发生苯、甲苯和二甲苯蒸汽和雾。电镀时有硫酸雾以及铬和镍的酸雾。氩弧焊和等离子焊接时可产生臭氧和氮氧化物。气焊时可产生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
3、紫外线:电焊时能发生强烈的紫外线,波长多在310~218nm之间,气焊时的紫外线强度较忌弱;
4、物理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物理因素包括噪声、高温作业、射频辐射、工频电场、振动、采光和照明、紫外辐射、激光、体力劳动分级和体力工作时心率和能量消耗的生理限值。物理因素职业接触限值与接触职业危害因素时间有直接关系,可以理解为时间加权平均能量值。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十七条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由依法设立的取得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资质认证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所作评价应当客观、真实。
全文920个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