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农信社应下大力气拓宽服务渠道,逐步打造网点+电子银行+服务点+联络员+流动服务小组全方位立体式的县域和农村地区服务渠道模式。
一、加快网点战略转型步伐。一方面网点布局应以当地经济金融发展为依据,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相一致,积极抢占金融市场和高端。另一方面要通过网点功能分区、业务流程优化等途径,实现客户分流分层服务,着力提升网点服务营销能力,促使网点由核算交易型向营销服务型转变。
二、强化电子服务渠道建设。加强以电子化为载体的自助金融产品的开发和推广力度,以自助银行(区)、网上银行、电话银行等电子化渠道来替补人工经营网点(物理渠道)整合后的空缺,使之与传统的人工网点的柜面服务形成优势互补,不断扩大网点的服务辐射面。
三、推进便民服务点的建设。前瞻性地占领重点村组(社区)和农村市场,借助网点的人力和流动资金,开展助农取款等金融服务。具体可选择部分优秀商户及村级便民服务中心等作为农信社代理服务点,通过提供机具、支付手续费等办法,由服务点协助办理助农取款和其它主要的非现金业务。此外,要健全网点对接机制和人员对接机制,实现服务渠道的网(网点)、点(服务点)、面(电子渠道)相结合,从而逐步形成区域全覆盖、客户全触及、市场全掌握的网络化服务体系。
四、着力完善信用联络制度。加强与村委、农业协会、区域商会等单位的合作,重点要充分发挥信用联络站和联络员的作用,使之成为农信社的信息员、营销员和辅导员。同时,农信社应落实工作机制,由客户经理或专人对接联络管理,定期与协办员沟通,对其进行考核激励,畅通营销服务渠道,做大影响。
五、稳步推广流动服务模式。组织便民服务流动小分队,不定期地进村入企,开展现场接受金融业务咨询、信用卡申领、贷款申请等,发放《惠民服务联系卡》,记录《惠民记事本》,着力推广三农移动服务站模式,构建起支农、惠农、便农的金融绿色通道。
全文790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