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遂与中止:犯罪行为的两种情况
时间:2023-08-23 12:50:09 147人看过 来源:互联网

本文探讨了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的区别。犯罪未遂是指在实行犯罪过程中,未达到既遂状态;而犯罪中止则要求在犯罪过程中主动放弃犯罪,包括预备阶段和实施阶段。未能完成犯罪的原因和行为结果存在差异,未遂结果是犯罪未得逞,而中止要求行为人彻底放弃犯罪或防止犯罪结果发生。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未遂犯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中止犯则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减轻处罚。

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发生的时间存在差异。

(1)犯罪未遂发生在已经着手实行犯罪以后,犯罪预备阶段不存在犯罪未遂。所谓实行犯罪,就是实施符合刑法分则所规定的某种具体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所谓着手,就是开始实行刑法分则所规定的某一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是由刑法分则规定的,因此确定某种行为是否属于某一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应当以刑法分则为依据。但由于刑法的规定只是抽象的、原则的,因而在确定某种行为是否属于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时,还必须结合各个具体案件的不同特点来考虑。例如:持刀杀人,当行为人未看到被害人以前,很难说已经着手实行杀人;但投毒杀人,就不需要亲眼看见被害人,只要开始将毒药放入被害人的食物时,就是着手实行杀人。

(2)犯罪中止则要求必须在犯罪过程中放弃犯罪,即在实施犯罪预备或者在着手实施犯罪以后,达到即遂以前放弃犯罪,均能构成犯罪中止;犯罪中止就是在犯罪完成之前停止的意思,所以犯罪完成之后,自动恢复或自愿赔偿损失,都不能认为是中止,而应当负犯罪既遂的刑事责任。

2、未能完成犯罪的原因不同。

(1)在犯罪未遂中,犯罪未能得逞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犯罪的实际结果违背行为人的本意,即欲为而不能为;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主要有:行为人本身以外的实际障碍,如被害人的反抗,第三人的阻止等;行为人本身缺乏完成犯罪的能力,如体力不济、经验不足等;行为人对客观事实的认识错误。如认为危害结果已经发生而离开现场,实际上危害结果并未发生等。

(2)在犯罪中止中,行为人出于自己的意志而主动放弃当时可以继续实施和完成的犯罪,即能为而不为。这是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的根本区别。

3、行为结果不同。

(1)犯罪未遂的结果是犯罪未得逞,是指行为人没有完成一种犯罪的全部构成要件,并不等于不发生任何损害结果;

(2)犯罪中止要求行为人必须彻底地放弃犯罪,自动地中止犯罪或自动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所谓自动地中止犯罪,就是行为人出于自己的意志停止可以进行下去的犯罪活动,它表现为行为人自己有可能完成犯罪的情况下,自动停止犯罪的进行。如果行为人受到阻碍或感到恐惧认为自己已不能完成犯罪而停止犯罪的进行,就不是自动中止犯罪,而是被迫停止犯罪,因而不是犯罪中止,而是犯罪预备或犯罪未遂。犯罪中止的自动性,不限于自动停止犯罪的进行。在实行终了之后犯罪既遂之前,行为人出于自己的意志主动采取积极行为以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也是犯罪中止自动性的一种表现。促使行为人自动中止犯罪或自动防止犯罪结果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如真诚悔悟,认识到犯罪的危害性;出于对被害人的同情、怜悯,不忍加害被害人;害怕将来一旦破案,要受到法律制裁。但是具体动机不影响自动中止的成立。

4、刑事责任不同。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对中止犯的处罚轻于未遂犯,其目的是鼓励犯罪分子不要把犯罪行为进行下去,从而有效地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免遭犯罪的侵害。

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的区别

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是两个在司法审判中经常出现的概念,它们的区别在于犯罪未遂是指在实施犯罪过程中,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完成犯罪的情形;而犯罪中止则是指在犯罪过程中,犯罪分子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三条和第二十四条的规定,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在法律上都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但是,在具体司法审判中,需要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和证据来进行判断和认定。

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虽然都是犯罪行为,但是它们在主观和客观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因此,在司法审判中,需要认真分析案件的事实和情况,准确认定犯罪行为,并依法作出公正的判决。

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是两个在司法审判中经常出现的概念。犯罪未遂是指在实施犯罪过程中,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完成犯罪的情形;而犯罪中止则是指在犯罪过程中,犯罪分子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在主观和客观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因此,在司法审判中需要认真分析案件的事实和情况,准确认定犯罪行为,并依法作出公正的判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十三条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第二十四条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全文2.0千字,阅读预计需要7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

继续阅读
扩展阅读
  • 犯罪预备
    犯罪预备是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但这一规定内容并不是犯罪预备形态的完整定义。应当认为,犯罪预备,是指直接故意犯罪的行为人为了实施某种能够引起预定危害结果的犯罪实行行为,准备工具、制造条件,但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
    更新时间:2024-01-11 15:30:18
查看犯罪预备相关全部词条
本地专业对口律师
北京
#犯罪预备 最新知识
针对 未遂与中止:犯罪行为的两种情况您还没弄清楚,直接和律师在线沟通获得更多帮助

1对1在线咨询

8秒前,138***54用户咨询成功
马上提问
针对 未遂与中止:犯罪行为的两种情况您还没弄清楚,在线问专业律师,让律师告诉您快速方案吧
  • 章法律师

    章法律师

    律所主任

    评分:5.0

    服务人数:487

    在线咨询
  • 张丽丽律师

    张丽丽律师

    专职律师

    评分:5.0

    服务人数:343

    在线咨询
  • 张神兵律师

    张神兵律师

    合伙人

    评分:5.0

    服务人数:590

    在线咨询
内容已经到底了,还没找到答案?
在线问问律师吧,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11,079 位律师在线 累计服务 3,700万 人次
立即提问

他们的问题正在被解答:

朋友欠钱不还怎么办,联系不上有没有好的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