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单位不申请认定具体方法如下:
1、首先要进行工伤认定,公司需要在事故发生后一个月内申报。公司不申请的,工伤职工或当在一年内申请认定;
2、需提交工伤认定申请表、与用人单位有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医疗证明等;治疗后残疾相对稳定,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再次向设区的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劳动鉴定;
3、然后根据不同的残疾等级获得不同的补偿。主要补偿为:医疗费用、一次性残疾补贴、一次性就业补贴、一次性医疗补贴、停工工资、食品补贴、护理费等。
核心内容用人单位不申请工伤认定的法律后果
1、《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后,用人单位未在规定的时间内为其提起工伤认定申请的,后期由职工本人、近亲属或者工会组织提起工伤认定申请,用人单位统筹地区最终认定为工伤的,在此之前受害职工发生的符合《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相关费用,由用人单位负担,包括已参保职工应当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部分。发生事故伤害后,用人单位应当在30日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职工本人、近亲属或者工会组织应当在1年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2、是否属于工伤,用人单位与职工产生分歧的,由用人单位负责举证。在通常情况下,职工发生事故伤害后,用人单位不及时或者根本不申请工伤认定的根本原因在于,用人单位认为该职工的事故伤害不属于工伤的范畴。那么对于用人单位未按规定申请工伤认定的,我国法律规定由用人单位负责举证。用人单位一旦无法举证充分证明自己的观点,那么将面临对其不利的法律后果,即一般情况下,会依法认定职工工伤事故成立。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后,用人单位不及时或者根本不申请工伤认定的根本原因在于,用人单位认为该职工的事故伤害不属于工伤的范畴。对于是否属于工伤,用人单位与职工产生分歧的,由用人单位负责举证。以上是关于单位不配合工伤认定怎么办的介绍,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按照本条第一款规定应当由省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进行工伤认定的事项,根据属地原则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设区的市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办理。
用人单位未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生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负担。
全文1.1千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