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人大代表、首钢矿业公司街道居民管理委员会主任安某娟。这个街道有上万名北京户口居民,北京申请两限房和经济适用房,该街道就有一些北京居民放弃了资格。比如我们公司的很多退休工人,老伴过世,只剩自己一个人,每个月2000多元的退休工资,买个房子要七八千元一平米,而且这么大年纪还不能贷款,必须一次性付清,哪儿买得起?
公租房政策出台后,这些老头老太算是有个着落了。但公租房的租金标准又成了问题。远洋沁山水公租房项目不带家具家电的租金一居是1900多元每月,二居是两千七八百元每月,如果按照这个标准,那申请公租房符合条件的家庭,很多是交完租金收入就很拮据,顾老不顾小。
不光退休老人租不起,很多年轻人也认为这个租金价格过高。很多石景山区的居民找到她这个基层人大代表,让她帮忙呼吁呼吁。她挨家挨户入户调查,后来又开了座谈会,询问大家的意见和建议。他们反映,对于不享受补贴的居民,公租房的租金标准大家认为应该比市场租金低30%-40%比较合理,因为公租房毕竟要交材料、递申请、轮候摇号、公示等等,还得等上两三个月,而且等到的房子可能距离自己上班地点很远,还没得选择。如果租金相同的情况下,公租房的吸引力不如租赁市场。北漂多年的丁长江去年听说非京籍人士也可以申请公租房后很高兴,可他听说石景山的公租房两居室带家具家电的租金达到3100多元每月后,他表示:我现在租的地方离公租房所在社区不太远,也是石景山的,我租的也是两居室,去年租下来的,才2500元每月。公租房还要自付暖气费,一般市场租赁都不用自己付。那我凭什么要费那么多心思去租公租房呢?光交表申请就这么麻烦,还不一定能申请到。而按照北京市建委的说法,非京籍人士不享受租金补贴,那就得承受比市场租金更高的房租,唯一的好处是可以连续租五年,不用再担心随随便便被房东赶走了。去年底我和另外一些人大代表在市长见面会上向郭某龙市长和主管的陈某副市长反映了北京公租房租金标准太高的情况,有关部门说要尽快修订和完善保障性住房政策。安某娟说。
还有居民反映,有的年轻人从单位请病假一年,这样就具备了保障房申请资格,然后申请完房子到手了他再接着干。有的自己创业,很有钱,也买了保障房。但有的安分守己的老百姓永远也得不到。
安某娟还说,公租房配租地点的问题也应该解决,现在是按照户籍所在地配租,但有的人是朝阳区户口,却在石景山区上班,那如果配租到朝阳区东边的公租房小区,例如常营区域,每天上班路上得花两三个小时,而且也加剧了北京的交通拥堵问题。配租应该按照上班地点来分配更合理。她建议。
2012年春节前,北京市建委传出消息,很快出台公租房补贴标准。近日,北京市规委相关负责人又表示,新建的公租房项目将适当提高配套设施标准,包括增加商业设施、室内外活动场地面积等,该标准将超过普通住宅。规委还提到今后五环内新供应的住宅地块将以建设公租房为主。
据了解,提高公租房配套设施标准是指相对于普通住宅实行的千人指标(即每千人配建相应公建)基础上,增加一些公建面积。北京市规委提出的提高配套标准的理由是公租房项目要提高服务功能,由于其居住人口流动性大,密度相对高,因此配套的商业设施面积要相应提高。根据国务院去年提出的单套建筑面积以40平方米为主的要求,公租房的户型相对于普通住宅而言,可能没有起居室的设计,因此要求小区的公共配套设施增加一些活动用房。
安某娟认为,提高配套标准还是有必要的,这样才能使这些消费能力相对较低的人们以较低廉的成本享受到生活的便利。
不过,这一做法引发了争议。从公租房的住户情况和租赁期限都不能体现北京提高公租房配套的理由:为什么公租房人口流动性大,密度相对高?公租房既然是面对中低收入人群的,还是不要太舒适了,一旦公租房的配套要超过普宅,则意味着公租房可能会比普宅还要舒适,那将会有大量的不符合公租房标准的能人们采取各种手段去取得公租房的居住权。就像保障房申请一样,每次都能揪出一些不符合标准的闯关者。茅于轼说经济经用房不应建私人厕所,因为不建厕所那些有钱有权的特权人士才不会去打经济适用房的主意,同理,公租房配套标准真的不宜超过普宅。北京东方基石房地产综合服务机构总经理杨朝淅表示。
针对现行千人指标过低的问题,杨认为,如果现行标准过低,那就应该提高标准,不应以此为由,只提高公租房配套标准,而不提高普宅配套标准。公租房配套标准比商品房还高肯定是不合理的。
此外,相关人士表示多建的配套可以缓解开发商建设公租房的资金压力,弥补一部分运营成本。这也是对目前开发商投资建设公租房吸引力不足的一项弥补措施。
杨则认为这样做也未必有效,首先提高的不全是能销售的商业配套,还有教育、医疗等。就光从商业配套来说,也没那么简单,不是增加商业设施就能多挣钱的。社区商业的招商和运营是个技术活,尤其是保障房社区,像苏家坨,居民都入住了但门口的商业都还空着。
租金高了,承租者无法承受,租金低了,建设者没有动力;配套多了,滋生寻租空间,配套少了,租户不干,开发商也发愁。至于五环内住宅用地将以建设公租房为主,杨认为,这也是一个悖论,如果公租房建得地段太好,固然会造成寻租,但如果地段太远也不行,最好应该是搭配着来,五环内普宅和保障房的比例应该是普宅更多一些,7:3或至少6:4。比如可以采取商品房配建保障房的形式。如何将公租房的租金水平和配套设施维持在一个不高不低、不多不少的合适水平,对北京市建委和规委等有关部门而言真是一大考验。
全文2.2千字,阅读预计需要8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