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职工工作岗位突发疾病经抢救无效48小时之外死亡的算因病死亡。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二)项关于工伤认定48小时外死亡的规定,职工工作...
突发疾病48小时内死亡,是认定视同工伤的前提。《工伤认定办法》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工伤48小时认定: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视为构成工伤。
在48小时工伤鉴定如何算的问题上,工作期间突发疾病经过抢救48小时小时之内死亡认定为工亡,一般是从发病的时间开始计算。
修改的可能性较小,因为48小时的规定比起一些西方发达国家都有所突破。《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一)项规定: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应视同工伤。很多人对“48小时”的规定的不理解,认为这个“48小时”的规定不合理,如果48小时没有死,第49小时死亡了,能否认定工伤,有的甚至说是如果第48小时01分死亡,难道就不认了。从而认为该条款的规定不具科学性,甚至不人性。但客观地看,该条款的设定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立法者对劳动者群体的保护精神。对劳动者而言,“病”和“伤”的保护一般是属于不同的法律规范和政策调整范畴的,《工伤保险条例》保护的是因工作中遭受事故而发生伤害的情形,而疾病应不属于《工伤保险条例》保护的范围。《工伤保险条例》的第十五条第(一)项中将“突发疾病”纳入工伤保护的范畴,虽然限定了一些条件,但这样的立法即使与西方经济发达国家的立法相比,也是有所突破和超前的。如果取消48小时的限制性规定,直接规定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视同工伤,但难免发生劳动者上班时间请假就诊,进而住院若干年月死亡视同工伤的情形,混淆伤和病,不太利于对用工企业以及国有资产的合理保护,也是工伤保险基金无法承受的。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505人已浏览
218人已浏览
102人已浏览
62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