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信息干扰。 信息是行政决策的生命线,行政决策者如果缺乏高质量的信息将无法作出有效的的决策,信息的收集、加工、传递又要耗费成本,这就决定...
(1)信息干扰。 信息是行政决策的生命线,行政决策者如果缺乏高质量的信息将无法作出有效的的决策,信息的收集、加工、传递又要耗费成本,这就决定...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信息干扰。 信息是行政决策的生命线。如果行政决策者缺乏高质量的信息,他们将无法做出有效的决策。信息的收集、处理和传需要成本,这就决定了行政决策所带来的信息只能以满意为指导原则。 (2)环境的不确定性。 行政决策以既定的公共问题为出发点。在此基础上,根据确定的目标,在众多备选方案中选择最佳方案。这样的决策过程要求决策者具备关于问题产生和决策实施效果的完整知识。然而,社会发展的动态性和复杂性决定了最初的想法往往与现实相去甚远。 (3)决策成本。 行政决策通常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资金和精力来讨价还价、利益权衡和方案选择。这些资源的消耗是决策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4)外部公众压力。 虽然公共利益的实现是行政决策的首要目标,但什么是公共利益,谁的公共利益,什么是可以实现的公共利益,取决于行政决策者的价值判断和利益追求。
行政合同效力主要包括主体标准、目的标准与行政优益权标准三种。 (1)主体标准、即主体之一是否为行政机关; (2)目的标准,即签订合同的目的是为公共利益还是签约主体的个体私利。行政合同的目的是实现行政机关的行政职责,完成行政任务,为公共利益;民商事合同签订的目的是为了合同主体的个体利益。 (3)行政优益标准,即从合同主体是否享有行政优益权进行判断。 换言之,在合同的签订、履行、解除、终止过程中,行政机关是否居于主导地位,行政职权是否在合同履行中直主导作用,行政主体是否享有合同的发起权、合同履行的监督权和指挥权、单方面变更合同权、单方面解除合同权等。在其权利义务的约定上,是否体现行政管理关系,是否具有不对等性。行政机关享有行政优益权,合同内容体现出不平等的行政管理关系,则为行政合同,反之,则为民商事合同。
般来说政府颁布的购房政策是为了从宏观上调整房价市场,减少空房积压或者缓解购房压力。简单来说就是比如上海这种一线城市的购房政策条款就会比较繁琐,这样满足购房条件的人少了自然就能缓解购房压力;再比如说三、四线城市,房屋库存很多,那么当地的购房政策就会宽松许多,来鼓励大家去购买房产。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080人已浏览
945人已浏览
282人已浏览
10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