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民法中关于重大过失的最早规定应当说起源于XX法,早在XX法时期,“将过错的概念作为法律责任的衡量标准完全贯彻于所有以损害赔偿为主的法律关系中...
1、雇员是否具有专业的职业技能,伤害事故的发生是否由雇员违反职业要求的行为所引起。 2、雇员是否存在严重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对一些危险性的工...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下列情况认定为重大医疗过失:(一)导致患者死亡或者可能发生二级以上医疗事故;(二)造成3人以上人身伤害的后果;(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发生下列情形之一的重大医疗过失行为时,医疗机构必须在过失行为发生后的12小时以内向所在地的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1)医疗过失行为导致患者死亡或可能为二级以上医疗事故的。 (2)医疗过失行为导致3名以上(含3人)患者人身损害后果的。 (3)卫生部或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由于这些情况引发的医疗事故争议影响大,情况复杂、后果严重、处理难度高,因此,医学机构必须迅速地在12小时以内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便于卫生行政部门及时了解掌握情况,妥善处理医疗事故争议。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劳动者因重大过失造成人身损害的,只要是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造成的,可以申请工伤认定,但如果是醉酒、吸毒等原因造成的,不能申请工伤认定。 单位承担的工伤责任是无过错责任,只要职工所受伤害符合工伤条件,不论职工有无过失,甚至重大过失,单位都有承担责任。单位免责只能是《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规定的三种情况,即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 (一)因犯罪或者违反治安管理伤亡的; (二)醉酒导致伤亡的; (三)自残或者自杀的。 工伤保险条例只规定了单位应当支付工伤待遇,没有规定单位支付工伤待遇后取得向造成工伤事故的责任人追偿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11人已浏览
310人已浏览
295人已浏览
1,42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