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如果老板拖欠工资不给,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1. 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单位这种违法行为。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规定,用人单位违反国家规定,拖...
根据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无论员工在工作中付出何种程度的劳动,雇主都有责任支付他们事先约定的薪资。即使在试用期内,员工也享有获得应得劳动报酬的...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法律规定,工资应当按月足额发放,不得无故克扣、拖欠工资;否则劳动者可以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并主张经济补偿金;2、“克扣”指用人单位无正当理由扣减劳动者应得工资;“无故拖欠”是指指用人单位无正当理由超过规定付薪时间未支付劳动者工资;3、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对〈工资支付暂行规定〉有关问题的补充规定》三、《规定》第15条中所称“克扣”系指用人单位无正当理由扣减劳动者应得工资(即在劳动者已提供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应当支付给劳动者的全部劳动报酬)。不包括以下减发工资的情况:(1)家的法律、法规中有明确规定的;(2)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中有明确规定的;(3)用人单位依法制定并经职代会批准的厂规、厂纪中有明确规定的;(4)企业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相联系,经济效益下浮时,工资必须下浮的(但支付给劳动者工资不得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5)因劳动者请事假等相应减发工资等。四、《规定》第十八条所称“无故拖欠”系指用人单位无正当理由超过规定付薪时间未支付劳动者工资。不包括:(1)用人单位遇到非人力所能抗拒的自然灾害、战争等原因,无法按时支付工资;(2)用人单位确因生产经营困难、资金周转受到影响,在征得本单位工会同意后,可暂时延期支付劳动者工资,延期时间的最长限制可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行政部门根据各地情况确定,其他情况下拖欠工资均属无故拖欠。
如果您突然决定离职,而雇主却未能及时发放薪资,您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式来解决问题: 1. 通过友好协商解决。作为首要步骤,建议您积极与雇主沟通,明确阐述对尚未领取到薪资的关注,并与对方共同寻找最佳解决方案。 2. 寻求劳动监察部门帮助。您可选择拨打劳动监察部门专门设立的投诉热线,或者登录当地劳动监察部门官方网站提交投诉信息。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当企业未能按照约定时间支付员工薪酬时,员工有权立即终止劳动合同,并要求企业支付所欠薪资以及相应的经济赔偿金。 3. 申请劳动仲裁。若经过协商和投诉仍无法解决问题,您可以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这通常被视为在协商和投诉无果后的下一步行动。 4. 考虑法律途径。倘若对仲裁结果感到不满,您有权在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法院提起诉讼。在此过程中,务必妥善保存所有相关证据,例如劳动合同、工作记录、工作证件等,以便证实您与雇主之间存在合法的劳动关系。此外,熟悉并援引相关法律条款(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和《工资支付暂行规定》)以支持您的诉求同样至关重要。
如果您在工作满八天后决定离职,但雇主拒绝支付您应得的薪酬待遇,您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式来解决这一困境:首先,您可以与雇主进行良好的沟通交流,明确表达您希望尽快结算全部应得薪资的诉求,并妥善保存所有相关沟通交流的文字材料。如果上述沟通无果,您可以向所在地的劳动行政主管部门提出正式的投诉和举报,劳动监察部门有决定权责令用人单位将工资发放至您手中,并有可能需要额外提供相应的经济补偿。 如果您经过劳动监察部门的干涉问题仍未得到圆满解决,您有权向所在地区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正式申诉,以便获得应有的工资及其他经济补偿的赔偿。对于劳动仲裁结果产生异议的情况下,您还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最后,如果您因经济原因无法承担律师费用,您可以向当地的法律援助机构寻求必要的协助。 在此期间,请务必妥善保管好所有相关的证据和文件副本,例如劳动合同、工资单据、加班记录以及通信往来等,这些都将成为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49人已浏览
33人已浏览
30人已浏览
2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