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地法第七十三条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对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擅自将农用地改为建设用...
我父亲1999年办了一个私营企业,土地有偿使用证和房产证是在企业名下,但法人代表是我父亲.后来经营不善土地证和房产证都抵押给银行了,企业也处...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关于出售土地使用权转让的方式,《城市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暂行条例》第十九条规定了出售、交换、赠与三种方式。《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三十六条稍作发展,将转让方式规定为销售、赠与或者其他合法方式。其他合法方式一般包括:1。作为土地使用权转让最广泛的方式,销售以价格支付作为土地使用权的对价。由于销售是土地使用权转让的主要表现形式,我们通常称之为土地使用权转让是指土地使用权的销售。以下关于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的讨论实际上是关于土地使用权销售合同的讨论,因此转让有两个广泛、狭窄的概念,当转让是一个广泛的概念时,它包括所有土地使用权的转让;当转让是一个狭义的概念时,它也是关于土地使用权销售合同的讨论,因此,转让有两个概念,当转让是一个广泛、狭窄的概念,当转让是一个广泛的概念时,它包括的转让,它包括土地使用权的转让,它包括所有转让的转让的转让,包括所有转让的转让的转让和转让的转让的转让的转让的转让,当转让的目的土地使用权主体变;当转让,当转让是狭义,当转让是狭义时,当转让是狭义的概念,当转让是相同的概念,当转让是相同的概念和其他的概念时,它是相同的概念。土地使用者将土地使用权转让给受让人,以获得受让人提供的其他财产或特定财产权益。产权分配后,虽然原土地使用者拥有部分房屋产权、房屋占用范围和公共面积的土地使用权,但不再拥有原意义上的土地使用权,可视为一种特殊的交换形式,即土地使用者以部分土地使用权换取房屋产权。4、股票交易和交换,类似于交易和交换。说它类似于销售,因为土地使用权作为价格,价格就像销售价格;说它类似于交换,因为土地使用权作为股票,股票就像其他财产或特定的财产权益。5、合作开发房地产时,合作建设和土地使用权作为价格,属于一方出地、另一方出资建设的合作形式。为合作建设的目的设立独立法人的,土地使用权转让的对价为股权;不设立独立法人,或者不加名,只有合作方的合作形式。为合作建设的目的,土地使用权转让的对价为股权;土地使用权。
国有企业通过出让获得的土地出租给他人是合法的,通过出让获得的土地经有关部门批准出租给他人是合法的。国有企业出租土地使用权的,应当与承租人签订土地租赁合同,并办理租赁登记。
土地使用权转让是指土地使用者将土地使用权再转让的行为,包括出售、交换和赠与。广义的土地使用权转让,既包括土地使用权的直接转让,又包括以在建工程转让、股权转让、项目转让及房地产转让等为表现形式的间接转让。土地使用权转让根据土地性质,包括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转让及集体土地使用权的转让,而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根据土地来源又包括出让土地使用权的转让和划拨土地使用权的转让,其中出让土地使用权的转让又分为出让用于成片开发的土地使用权转让和出让用于项目开发的土地使用权转让。地使用权转让的限制条件,根据我国土地管理法、房地产管理法及有关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上海地方法规等规定,出让用于项目开发的土地使用权转让应符合下列条件:(1)已按照出让合同约定支付全部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并取得土地使用权证(在上海为未载明房屋权属状况的绿色房地产权证);(2)已按照出让合同约定进行投资开发且应完成房屋建设工程开发投资总额的百分之二十五以上。出让用于成片开发的土地使用权转让应符合以下条件:(1)已按照出让合同的约定支付全部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并已经依法登记取得房地产权证;(2)已经形成工业用地或其他建设用地条件,一般指“七通一平”;(3)已经规划管理部门确定转让地块的规划使用性质和规划技术参数,如容积率、建筑密度等;(4)出让合同约定的其他条件。无论是出让用于项目开发或成片开发的土地使用权转让,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载明的土地使用者的权利、义务均随之转移。鉴于自1995年1月1日,即《城市房地产管理法》施行之日起,房地产开发经营用地,包括商品房、商业、旅游、娱乐、金融、服务业用地等,均应通过土地使用权出让方式取得。由于历史原因,本市仍存在不少属上述“六类用地”但尚未完成开发的划拨土地使用权,如1994年5月1日前立项、1995年1月1日前批准的,六类用地及统征基地等剩余土地。此类划拨土地使用权的转让如用于商品房开发则应具备以下条件:(1)已经商品房立项;(2)已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3)持有有效期内的建设用地批准书。该类土地使用权的转让,不仅应获得市、区、县人民政府的批准,而且应由土地使用权受让方办理土地使用权出让手续。至于集体土地使用权,不得直接用于房地产开发。如需使用集体土地,须先行办理土地征用手续即征为国有,再办理土地使用权出让手续,然后才能开发经营。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55人已浏览
133人已浏览
126人已浏览
12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