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如果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劳动者可以到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要求支付拖欠的工资。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8条的规定,劳动...
根据劳动法律第38条和第47条的规定,如果企业未及时足额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企业按照法律规定向其支付解除合同的...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即使没有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从用人单位实际用工之日起,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就已经形成。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的第二个月到一年内,应当向劳动者每月发放两倍的工资。 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很多劳动者会担心,如果双方没有签订劳动合同,而用人单位对劳动关系又不认账,劳动者可能会难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劳动者可以采取哪些方式维护自己的权益呢? 首先,我们可以和用人单位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我们可以选择到劳动行政部门进行举报,由劳动行政部门对用人单位责令限期支付。同时,也可以选择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要求用人单位足额支付工资。当然,这是要在劳动关系清楚,无争议的情况下。 另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也对此进行了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
拖欠工资可以通过提起劳动仲裁来维权。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的规定,如果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劳动行政部门可以责令其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经济补偿,并支付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赔偿金: 1. 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2. 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3. 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4. 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我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规定:如果单位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如果单位有前款行为,但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在提起公诉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并依法承担相应赔偿责任,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
企业因受疫情影响导致生产经营困难的,可以通过与职工协商一致采取调整薪酬、轮岗轮休、缩短工时等方式稳定工作岗位,尽量不裁员或者少裁员。符合条件的企业,可按规定享受稳岗补贴。企业停工停产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企业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职工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若职工提供了正常劳动,企业支付给职工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职工没有提供正常劳动的,企业应当发放生活费,生活费标准按各省、自治区、规定的办法执行。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781人已浏览
22人已浏览
360人已浏览
27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