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发生工伤保险争议如何处理,根据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处理工伤争议有关问题的复函》(劳办发[1996]28号)规定: (1)职工和用人单位对工伤认...
用人单位不依法支付工伤保险待遇,是劳动争议,根据《劳动争议仲裁调解法》第五条规定,协商不成,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经仲裁裁决裁决书发生法律效力,...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七条规定,可以得到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补偿。 附:《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七条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七级伤残为13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1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司法鉴定结论无效,重新申请劳动能力鉴定,按鉴定结论主张工伤保险待遇。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三条、人社部、卫计委《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管理办法》第五条规定,工伤职工劳动能力初次鉴定,由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负责,再次鉴定由省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负责。柳州市劳动能力鉴定由柳州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负责,其它鉴定机构不具有鉴定资格。因此,工伤职工应当重新甘孜州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劳动能力鉴定,按鉴定结论主张工伤保险待遇。《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三条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管理办法》第五条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负责本辖区内的劳动能力初次鉴定、复查鉴定。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负责对初次鉴定或者复查鉴定结论不服提出的再次鉴定。《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七条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七级伤残为13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1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工伤赔偿调解协议是劳资双方处分自己权利达成的一致意见。作为民事行为之一,订立调解协议应遵循平等自愿原则。与此同时,因涉及劳动关系的调整,出于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目的,调解协议也更多地受到劳动法的干预。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就工伤赔偿事宜发生争议的,双方既可以通过仲裁裁决和法院判决解决纠纷,也可以通过调解并订立和解协议的方式解决纠纷。相较于前者,调解的方式具有缩短纠纷解决周期、节约诉讼成本的优势。对于用人单位而言,和解时通过在付款时间上进行让步,还能在赔偿数额上换取更多的协商余地。因此,在解决工伤赔偿实践中,劳资双方通过订立调解协议解决纠纷的情况大量存在。在司法实践中,劳资双方虽然订立调解协议,但是如果协议内容显失公平的,劳动者可以请求司法机构撤销协议,并要求用人单位根据法律规定的项目和数额进行赔偿。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83人已浏览
568人已浏览
180人已浏览
17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