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1.一般都是入职时签订。事实上,在劳动者入职时,用人单位就必须签订竞业条款协议,而不是在离职时签订。 2.法律依据: 《劳动法》第二十三条,...
我国劳动法对入职竞业限制协议相关规定如下: 按相关法律规定,入职签订竟业限制协议时,由于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签了离职协议还可以仲裁。只要没过仲裁时效,有劳动纠纷仍然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如果已经就离职补偿达成一致,且明确表示放弃其他权利,双方再无其他争议的,虽然可以申请仲裁,但仲裁会面临败诉的风险。即程序上的权利还是有的,但是实体上的权利视为双方已经达成一致了,劳动者不能反悔。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离职时如果没给补偿金,那么签订的竞业禁止协议是无效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四)》第八条规定“当事人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约定了竞业限制和经济补偿,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后,因用人单位的原因导致三个月未支付经济补偿,劳动者请求解除竞业限制约定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简单的理解就是: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后,用人单位未及时支付竞业限制补偿金,如果合同没有明确约定,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补偿金,如果用人单位明确表示不支付或未实际支付,劳动者可以解除竞业限制协议,不遵守竞业限制义务。扩展资料:《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四)》第八条规定
1、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劳动者在从事同类业务收到小于等于两年的限制; 2、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3、其他风险。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698人已浏览
267人已浏览
121人已浏览
1,17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