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担任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的调解员,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公道正派、联系群众、热心调解工作。公道正派是指调解员应当具有一定的威信,秉公进行调解...
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不能调解的,可以进行仲裁。法律规定,发生劳动争议的,可以先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担任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的调解员,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公道正派、联系群众、热心调解工作。公道正派是指调解员应当具有一定的威严,秉公进行调解工作,容易让劳动争议的双方当事人接受;联系群众是指调解员应当多和群众交流,多了解群众在劳动中遇到的问题,以使今后的调解工作做到有的放矢;热心调解工作是指调解员义务从事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要愿意为调解工作贡献力量。 (2)具有一定法律知识、政策水平和文化水平。调解工作要依据劳动法律法规和相关的劳动政策,作为劳动争议调解员需要掌握这些知识;同时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也会在调解过程中间起到积极化解矛盾和教育当事人的作用。 (3)成年公民。担任调解员首先要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其次还必须是我国的公民。 以上是劳动争议调解员所要具备的条件。
1.劳动争议调解前置不是必须的,其只是仲裁前的一个环节,并不是必经程序。劳动仲裁不一定要先进行调解,但必须要经过劳动争议处理机关的仲裁。 2.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十条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到下列调解组织申请调解: (一)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 (二)依法设立的基层人民调解组织; (三)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 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由职工代表和企业代表组成。职工代表由工会成员担任或者由全体职工推举产生,企业代表由企业负责人指定。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主任由工会成员或者双方推举的人员担任。
劳动局、工会、劳动仲裁委员会《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条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第五条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58人已浏览
161人已浏览
243人已浏览
18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