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劳动合同法》第4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
财务薪资管理制度是公司法人内部的管理文件,财务薪资管理制度从以下几个方面制定:1、总体原则与目的或者目标;2、财务工作岗位职责;3、现金管理...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根据《劳动合同法》第17条的规定,工作内容和劳动报酬是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调岗调薪应视为对劳动合同内容的变更。调动工资一方面是使用者的企业管理行为,另一方面是企业和劳动者履行劳动合同的变更。2、法定情况:法律规定用人单位解除和变更劳动合同的法定情况,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0条的规定,劳动者生病或非劳动者受伤,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来的工作,也不能从事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训练和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用人单位30天前书面通知劳动者本人或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的工资3、协商一致变更:除法定情况外,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5条的规定,使用者可以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4、客观状况发生重大变化时的变更:劳动合同成立时根据的客观状况发生重大变化,劳动合同无法履行时,使用者与劳动者协商,无法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时,使用者可以根据法定情况解除劳动合同。
带薪年假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一条规定,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条规定,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视同其提供了正常劳动而支付工资。 第十一条规定,劳动者依法享受年休假、探亲假、婚假、丧假期间,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 从以上规定可以看出,带薪休假主要有法定节假日、探亲假、婚假、丧假、年休假。 法定节假日 法定节假日,又称法定休假日,是指国家统一规定的用以开展纪念、庆祝活动的休息时间二各国法定节月一般从三个方面规定:政治性节日,如国庆节、解放日等;宗教性节日,如国外的圣诞节等;民族习惯性节日。根据《劳动法》第四十条及1999年9月18日国务院修订发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在下列节日期间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 1、元旦(新年),放假1天(1月1日); 2、春节,放假3天(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 3、劳动节,放假3天(5月1日、2日、3日); 4、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5、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主要有:(1)妇女节(3月8日),妇女放假半天;(2)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8月1日),现役军人放假半天;(3)青年节(5月4日),14周岁以上的青年放假半天;(4)儿童节(6月1日),13周岁以下的少年儿童放假1天;(5)凡属少数民族习惯的节日,由各少数民族集居地区韵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各民族习惯,规定放假日期。 以上法定节假日可以分为三类: 1、属于全体人民的节假日有:元旦(1月1日),放假1天;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放假3天;劳动节(5月1日、2日、3日),放假3天;国庆节(10月1日、2日、3日),放假3天。 2、属于部分人民的节假日有:妇女节(3月8日)、青年节(5月4日)、儿童节(6月1日)、建军节(8月1日)等等,为了便于开展纪念活动,有关的公民可以放假半天或1天。 3、属于少数民族的节日,由少数民族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根据各民族习惯自行决定。 以上节假日凡属于全体人民的放假假日,如恰逢星期六、星期日,应当在工作日补假。凡属于部分人民放假的假日,如恰逢星期六、星期日,则不补假。 带薪年休假 《劳动法》中有对带薪年休假的规定:“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乙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并且还规定:“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所谓带薪年休假制度,是指劳动者每年享有一次连续的带工资的休息时间,其法定条件是连续工作一年以上。这就是说,只要劳动者连续工作时间在一年以上;就有资格享受带薪年休假,不论用人单位实行什么样的工资制度,即不管是月薪制、日薪制,也不论是计时工资制还是计件工资制,都应当给予劳动者享有带薪年休假的权利。既然叫带薪年休假,那就是休假期间用人单位要照发工资。 我国以劳动基本法的形式确定了带薪年休假制度,并且规定劳动者只要连续工作一年以上者,均享受这一待遇,这标志着我国国力的增强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年休假包括基本年休假和补加年休假。基本年休假是指工作满一定期限,年出勤率达到一定标准时的年休假。补加年休假是每工作满一年的年加休假。年休假要根据不同的工种和劳动的繁重程度分别规定休假时间。带薪年休假对于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改善职工的生活环境,使职工得到更好的休息,精力充沛地投入工作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国务院根据劳动法制定的职工年休假的规定尚未出台,根据原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若于问题的意见》,的规定,企业原有的年休假制度仍然可以继续实行。在国务院尚未作出新的规定之前,企业也可以按照1991年6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职工休假问题的通知》安排职工休假。
劳动保障部于2008年1月10日公布了《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在这个通知中提出了“制度工作日”和“制度计薪日”两个概念。“制度工作日”主要用于加班时间的计算,一些机构无法实行“标准工时制度”(即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但他们的平均日工作时间和平均周工作时间应与法定标准工作时间基本相同,超过“制度工作日”规定的工作小时数即为加班。因此,“制度工作日”这一概念是判断加班的一个重要依据。制度工作日的计算扣除了国家的法定节假日,具体计算方法为: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为一年52周的双休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工作小时数:月、年的工作日×每日的8小时“制度计薪日”即用于日工资的计算的月计薪天数,在工资发放的时候与许多考勤项目相关,如扣除事假、病假工资,加班费计算,工作不足一个月时的工资计算等等,都与“制度计薪日”及日工资数相关。月计薪天数、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方法为: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不扣除11天的法定节假日)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414人已浏览
144人已浏览
106人已浏览
96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