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建议注意保留相关证据材料,如工资条、工作证等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1、不宜使用“罚款”一词,建议使用扣发工资或奖金。2、员工迟到是否可以扣发工资或奖金,应当以公司的规章制度为准。3、公司的规章制度中没有明确...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依据《劳动法》,用人单位可以依法制定规章制度,但每月的累计扣罚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总额的20%,且扣罚后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员工若一个月被扣金额超过月工资的20%,属于违法行为,劳动者可向企业所在地劳动监察部门举报投诉。用人单位制定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时,一是要经职工讨论,二是公示或者告知职工,三是不得违反法律法规。像用人单位涉及职工迟到早退要扣罚工资等与职工切身利益相关的事项,应当按民主议定的程序进行必要的讨论和公示。
按照扣除的数量到第七次之后基本不合理: 劳动法规定的扣薪上限有2个原则,一是扣除后的工资剩余部分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二是每个月工资不能扣到超过原本工资的20%。 一个员工频频迟到,甚至是连续三次的有些公司直接会开除,你们公司到后面越扣越多主要目的是为了避免和约束迟到现象,制度的本身是出于管理的角度考虑的,但出现第五六七八九等次的罚款,即使是全年的次数这种制度已很少见了...... 一般都是说当天,或者迟到累计不得超过多少次,正常是迟到1-5分钟,扣多少,5-30分钟,扣多少,1小时、2小时怎么扣工资;严厉点也就是50、100、200,再高的要遵循上面的原则了。
1、员工迟到早退可否扣工资? 《企业职工奖惩条例》在2008年1月15日被依法终止后,企业无权对员工进行罚款。在日常管理上,仍然有很多企业内部规章制度都有对员工进行罚款的规定。该条例的废止,使得对员工罚款的处理完成丧失了法律依据,即企业再无对员工进行行政上的处罚。以上为广东仲裁系统主流意见,但在其它地方关于企业是否能罚款的问题一直存在争议。本次修订的《广东省劳动保障监察条例》明确用人单位不能对员工进行罚款,并加大了处罚的力度。 2、不能扣工资企业如何进行管理? 企业操作建议:实施结构化工资:企业要管理员工,要有一定的处罚措施,但是不能进行罚款,这样就要优化工资结构,突出考核奖金或者全勤奖金的作用。企业实施结构化工资,把扣减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罚款的操作方式更改为扣减考核奖金或全勤奖金。奖金的发放条件为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可按企业规定发放。这样企业同样可以用经营管理的方式达到管理的目的!也可通过建立员工积分制度,对员工的综合表现进行考评并加以正负两面的激励,以帮助员工提高工作技能和能力,从而建立良好的企业绩效文化氛围,为公司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并且积分考核也是对员工的浮动工资及资金的发放提供依据,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 综上所述,用工单位对劳动者没有了罚款权以后,也并不是完全剥夺了企业对劳动者的劳动管理权和经济管理权。比如,企业完全可以在规章制度中增加月底考核奖或年终考核奖,范围可包括出勤、安全、质量、劳动纪律等方面,采用积分制或其它方式进行考核。如果劳动者达到规章制度规定的考核要求,则全额享受奖励,否则就按比例或不能享受奖励。或者可以按照上面我们所建议的积分法或者积累法对员工手册进行修改。另外至于劳动者因故意或重大过失等原因给用工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工单位完全可以要求劳动者承担赔偿责任,当然,赔偿与罚款是两个不同的法律概念。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51人已浏览
138人已浏览
191人已浏览
16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