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主要违反的是《土地管理法》,如果情节严重的,还可能涉嫌触犯《刑法》,要承担刑事责任。《土地管理法》第三百四十二条违反上地管理法规,非法占用耕...
违法,他让你的签的文件,本质上就是“以罚代管”。因此,从法律上讲,耕地要改变使用性质需要审批,改变用途后还需要重新发证,显然他没有那么大能力...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根据法律规定,用人但可以制定本单位的规章制度,但是各个单位的规章制度必须符合国家或地区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如果单位的“土政策”违反现有的法律法规和规章,这个规章制度就是违法的无效的,对职工并没有约束作用。如果单位硬要按“土政策”办事,由此侵犯了职工的合法权益,职工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举报,并要求单位赔偿损失。
一、什么是非法转让土地使用权 非法转让土地使用权是指土地使用权人未按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将土地使用权转移给受让方的行为,包括出售、交换和赠予。 二、非法转让土地非法获利罪责条件 (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土地管理制度。1988年4月12日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宪法修正案,其中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土地属于国家或集体所有,国家严禁以任何形式转让土地,但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对于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的,显然是对国家土地管理制度的严重侵犯。(二)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土地管理法规,非法转让土地使用权,情节严重的行为,1、必须是违反土地管理法规的行为。土地管理法规,是指以《土地管理法》为代表的一系列土地管理法规。如《土地管理法》(1988年12月29日通过)、《国务院关于出让国家土地使用权批准权限的通知》、《城镇国家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等。2、必须是非法转让土地使用权的行为。土地管理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国有土地和集体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土地使用权转让应当严格依法进行。(三)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成为本罪主体。依本节第231条规定,单位亦能构成本罪。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本条追究刑事责任。(四)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并且以牟利为目的,不以牟利为目的,不构成本罪。在承包或者转让的过程中,我们都应该遵守《土地法》中的相关规定来做相应的买卖或者转让。凡是有悖土地法的规定私自售卖转让而从中获利的,我们都应该视为非法转让土地使用权非法获利,针对于这种现象我们都应该努力的规避。
应该没有法律效力!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土地所有权是国有的,宅基地的使用权是70年,到期后可以延续,但要经过申请!也就是说我们俗称的地契现实意义仅仅是一种使用权而已!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403人已浏览
235人已浏览
186人已浏览
19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