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根据劳动合同法 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 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
1、根据《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规章制度是指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是用人单位制定的组织劳动过程和进行劳动管理的规则和制度的总和。也称为内部劳动规则,是企业内部的“法律”。规章制度内容广泛,包括了用人单位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根据1997年11月劳动部颁发的《劳动部关于对新开办用人单位实行劳动规章制度备案制度的通知》,规章制度主要包括:劳动合同管理、工资管理、社会保险福利待遇、工时休假、职工奖惩,以及其他劳动管理规定。用人单位制定规章制度,要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权利,督促劳动者履行劳动义务。制定规章制度应当体现权利与义务一致、奖励与惩罚结合,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否则,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本法第七十九条规定:“用人单位制度的直接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用人单位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需要用人单位事先在规章制度中明确规定哪些情况属于“严重情形”,且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只有在劳动者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情况下,用人单位才可以以此理由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需要注意的是,当用人单位以劳动者“严重违反单位的规章制度”为由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时,其前提必须为该“规章制度”是经过合法程序制定,并提前曾向劳动者公示或者告知,是合法、有效,对劳动者具有约束力的
根据《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如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劳动定额管理等,应当经单位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用人单位应当保管与员工协商有关的证据材料,如签署的会议纪要等法律文件,以证明用人单位已经履行与员工平等协商的法律义务。广大用人单位应当在直接涉及员工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中公示或者通知员工。用人单位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履行通知义务:1、将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汇编成员工手册,由员工签字确认阅读;2、组织新员工参加培训,并签署培训记录;3、用人单位将规章制度列为劳动合同附件。在规章制度的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不合适的,有权通过协商向用人单位提出修改和完善。用人单位应当对规章制度进行全面的法律专业审查,修改或者废止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条款,确保规章制度内容的合法性。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746人已浏览
461人已浏览
195人已浏览
40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