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劳动合同应在职工入职后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
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和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向劳动者支付一个月工资(满六个月不到一年...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 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劳动保障监察机构申请仲裁或投诉。 2. 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以下凭证: (一)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二)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三)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 (四)考勤记录; (五)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 因此,劳动者或劳动保障部门可以从以上方面去证明或认定。司法实践中,还可以用公司业务往来的文件、录音证据等来证明劳动关系。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七条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九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国家规定,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拖欠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劳动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处理。
劳动合同期限是指合同的有效时间,它一般始于合同的生效之日,终于合同的终止之时。任何劳动过程,都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在现代化社会中,劳动时间被认为是衡量劳动效率和成果的一把尺子。劳动合同期限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协商确定。是劳动合同的一项重要内容,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首先,用人单位必须更新用工观念,建立先订合同后用工的习惯,最迟必须在一个月内订立劳动合同终止后,劳动者仍在用人单位继续工作的,用人单位应抛弃双方可随时终止劳动合同的观念,并在一个月内续订劳动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六条规定,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经用人单位书面通知后,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无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但应依法向劳动者支付其实际工作时间的劳动报酬。这一规定为用人单位给了终止劳动关系的选择权。但是,用人单位需要提供证据证明已经书面通知劳动者签订合同,否则事后可能会发生争议纠纷,而用人单位无法举证。 那么,对于拒绝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用人单位还可以采取哪些处理方法呢?(1)对初来应聘的可以不予录用。(2)对已经招收并且用工的应保留相关证据,在一个月之内向劳动者送达签订合同通知书,要求劳动者必须书面表示意见。如果书面拒绝,应作为证据保存。用人单位应在一个月内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不向其支付经济补偿。 (3)对已经超过一个月拒绝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除保留有关拒签的书面证据外,应当严肃向其提出不签劳动合同是违法行为也是严重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可以按照《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随时通知解除事实劳动关系,只支付正常工资,不支付经济补偿。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1人已浏览
134人已浏览
16人已浏览
1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