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提问

特色服务

法律大讲堂

用户中心

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有试用期吗

2023-01-03 2,695人已浏览
  • 方向律师

    方向律师团队负责人

    北京市京师(深圳)律师事务所

    擅长:合同纠纷、债权债务、劳动纠纷、婚姻家庭、建设工程、交通事故、刑事辩护、民事诉讼、仲裁、房产纠纷、继承、企业法律顾问

    近期30天 评分:5.0 服务人数:33

    拨打电话
专业分析
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是否有试用期,应视实际情节而定,具体分析如下: 1、正常情况下,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也存在会有试用期的情况,由于用人单位一时没有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但此时也是可以做出试用期约定的; 2、试用期约定并不是法定义务,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可以不约定试用期; 3、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试用期的释义: 1、所谓试用期,又叫适应期,是指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为相互了解、选择而在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不超过6个月的考察期; 2、目的是让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相互考察,以决定是否建立劳动关系; 3、劳动合同中约定试用期不是必备条款,而是协商条款; 4、是否约定试用期由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协商确定; 5、只要协商约定试用期,就必须遵守有关试用期的规定。 订立劳动合同时,约定试用期应执行以下规定: 1、劳动合同中的试用期应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平等协商约定,不得由用人单位一方强行规定; 2、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 3、劳动合同在两年以下的,应按合同期限的长短来确定试用期,即劳动合同期限在6个月(半年)以下的,试用期不得超过15天;劳动合同期限在半年以上一年以下的,试用期不得超过30天;劳动合同期限在一年以上两年以下的,试用期不得超过60天。如果劳动合同期限在两年以上,可以在6个月内约定试用期。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4、试用期包括在劳动合同期限内,不能把试用期计算在劳动合同以外,即试用期满后才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5、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试用期适用于初次就业或再次就业后改变岗位或工种的劳动者,对工作岗位没有发生变化的劳动者只能试用一次。续订劳动合同时,劳动者改变工种的,可以重新约定试用期,不改变工种的,不再约定试用; 6、试用期不得延长。劳动者对用人单位不满意或认为不适合工作,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而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发现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也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而不能延长试用期继续进行考察。 如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方约定有试用期,则对于试用期的期限规定如下: 1、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 2、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 3、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4、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5、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6、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二十一条  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试用期最长不超过6个月。由此可见,试用期约定并不是法定义务,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可以不约定试用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故试用期也应当书面约定,口头约定无效。用人单位口头与劳动者约定试用期,但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或者签订的书面合同中不包含试用期条款,用人单位待口头约定的试用期满再决定是否与劳动者签订正式劳动合同,这些做法是违反法律规定的。
第十九条  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以上律师普法内容,供参考了解。由于每个案件或纠纷的发生背景都不一样,解决方式可能不同,为了更好的帮您解决问题,保障您的合法权益,建议您直接咨询律师详细说明情况,让律师为您提供解决方案。
以上内容为法师兄与律师联合制作,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如果还不明白,看再多也不如问一下,让律师告诉你答案,99.3%的用户选择
11,079位律师在线累积服务3,700万人/次
他们的问题正在被解答:
  • 朋友欠钱不还怎么办,联系不上有没有好的解决办...
  • 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来处理
  • 刑罚的轻重高低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相适应
相关合同范本下载
相关问题热门关注
法师兄 律师普法 详情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