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截图留作证据;
(二)申请人民法院从网站后台调取。诽谤的构成要符合下列要件:
1: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故意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2: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侵犯的对象是自然人。
3:行为人必须有捏造某种事实的行为,即诽谤他人的内容完全是虚构的。如果散布得不是凭空捏到的,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即使有损于他人的人格名誉,也不构成诽谤。
一、由谁承担网络侵权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四条规定,网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一千一百九十五条规定,网络用户利用网络服务实施侵权行为的,权利人有权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通知应当包括构成侵权的初步证据及权利人的真实身份信息。
网络服务提供者接到通知后,应当及时将该通知转送相关网络用户,并根据构成侵权的初步证据和服务类型采取必要措施;未及时采取必要措施的,对损害的扩大部分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
权利人因错误通知造成网络用户或者网络服务提供者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二、网络财产侵权在哪里起诉?
我国民事诉讼法律对于侵权案件的地域管辖,秉持的原则是:侵权行为地、被告住所地。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八条规定:因侵权行为提起的诉讼,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为了对侵权行为地予以明确,法律规定:民事诉讼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的侵权行为地,包括侵权行为实施地、侵权结果发生地。在该解释中,针对日益活跃的信息网络,专门就侵权行为实施地以及侵权结果发生地,进行了更为具体明确的界定。法律规定:信息网络侵权行为实施地包括实施被诉侵权行为的计算机等信息设备所在地,侵权结果发生地包括被侵权人住所地。
全文772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