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土地所有权是指土地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土地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我国的土地所有权包括国家土地所有权和集体土地所有权。
2。哪些土地属于集体所有?
农村和郊区的土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但依法属于国家所有的除外;宅基地、私有地、私有山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如何取得? A:建设用地是指建设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用地。建设用地按权属划分为国有建设用地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任何单位和个人需要使用建设用地的,必须依法申请使用国有土地。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4。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取得途径有哪些? A:乡镇企业用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利用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兴办企业,或者与其他单位、个人以土地使用权入股、合资等形式共同兴办企业的,应当:,持有关批准文件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申请,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批准权限,向经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准的地方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乡(镇)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需要用地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按照省规定的审批权限审批后,报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自治区、直辖市。农民宅基地申请由乡(镇)人民政府审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 上述建设占用的土地涉及占用农用地的,应当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 5。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纠纷?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处理。单位之间的争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个人之间或者个人与单位之间的争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当事人对有关人民政府的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决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在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解决前,任何一方不得改变土地使用现状。 6。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 为公共利益需要的(应当给予土地使用权人适当补偿); 为实施旧城区改造的城市规划面积,需要调整土地和房屋的用途(对土地使用权人给予适当补偿); 土地出让合同和其他有偿使用合同约定的使用期限届满,土地使用者不申请续期或者续期申请未获批准; 因单位因撤销、搬迁等原因,停止使用原国有土地; 公路、铁路、机场、矿山等批准报废。 7。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收回集体土地使用权? A:乡(镇)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需要使用土地的(给予土地使用者适当补偿); 未按批准用途使用土地的; 因注销停止使用土地的,搬迁等原因。 8。建设用地审批条件是什么? A:按规定办理建设用地预审,取得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意见; 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符合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确定的控制指标; 在占用耕地的,应当履行先补偿后占用的义务; 被征收土地的边界、类型、面积明确,权属无争议; 对被征收农民的补偿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被征收土地上需要安置的人员安置方式可行; 土地利用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土地供应政策; 申请用地面积符合建设用地和集约用地标准; 上述标准涉及矿产开发、地质环境、林地等问题应当符合有关规定。 9。什么是土地征用?土地征收是国家为了公共利益,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审批权限,将集体所有的土地变更为国有土地的行为,依法对被征地农民集体和个人给予合理补偿和妥善安置。土地征收是一种国家行为,具有强制性。在土地征收中,必须对被征地单位依法给予补偿,合理安置由此产生的剩余劳动力。土地征收的具体工作由被征收土地的市、县人民政府组织实施。征收和征用有什么区别? A:征收是指国家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在一定时期内以强制方式使用单位和个人财产的行为。征收强调“一定期限内”,征收则不强调。 征收与征用的共同点在于,它们都是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根据法定权限,通过法定程序给予补偿。但是,征收与征用有着明显的区别:征收是使用权的临时转让。紧急状态后,国家应当返还被征收的财产。比如,在抗震救灾中,政府需要征用人民的汽车来运输救灾物资,这就是征用;征用的结果就是财产所有权转移给国家。政府要修公路,就要征用人民的耕地,被征用的耕地修好后不能还给农民。政府将通过一定的补偿来解决这个问题。此时,耕地的所有权已经归国家所有,这就是征收。 征收与征用的补偿方式不同。紧急状态结束后,被征收的私有财产没有毁损、灭失的,国家应当将原财产返还被征收人,并支付必要的费用;原财产毁损、灭失的,国家应当赔偿被征收人;征收是所有权的转移,没有归还财产,给被征收人造成很大损失,因此补偿也比较高。 征收与征收的适用条件不同:征收一般适用于临时紧急状态,而征收不一定适用。即使没有紧急状态,国家也可以为共同利益征税。所有权的转移发生在征收中,因此征收的程序比征收更为严格。行为客体不同:征收的客体主要是土地、房屋等不动产;征收的客体可以是不动产或者动产。 11。土地征用的审批权限是什么?
全文78个字,阅读预计需要1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