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段内容讲述了患有智力障碍的人犯罪时的责任问题。根据精神病人的程度和行为能力,其是否需要承担刑事责任有所不同。对于不能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的智力障碍者,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对于间歇性智力障碍者,在精神正常时犯罪需要负刑事责任;对于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患有智力障碍的人犯罪,如果属于不能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的的精神病人,则不需承担刑事责任;如果属于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犯罪,应负刑事责任;如果属于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则需承担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间歇性精神病人犯罪量刑标准
间歇性精神病人犯罪量刑标准是针对患有精神疾病的罪犯所制定的刑罚标准。这些罪犯在精神正常时犯罪,但在精神不正常时则无法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因此,在确定刑罚时需要考虑罪犯的精神状况。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间歇性精神病人犯罪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这是因为在精神正常时,罪犯可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并作出相应的赔偿。而在精神不正常时,罪犯无法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因此从轻或减轻处罚可以体现人道主义精神。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间歇性精神病人犯罪就可以完全免除刑事责任。在精神不正常时,罪犯仍然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因此,在具体刑罚的确定上,需要综合考虑罪犯的犯罪情节、社会危害程度以及治疗情况等因素,制定合理的刑罚。
间歇性精神病人犯罪量刑标准是一个相对复杂的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来确定。在司法实践中,司法机关需要认真审查罪犯的精神状况,并制定合理的刑罚,确保公正、公平地处理案件。
间歇性精神病人犯罪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但并不意味着可以完全免除刑事责任。在精神不正常时,罪犯仍然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因此,在具体刑罚的确定上,需要综合考虑罪犯的犯罪情节、社会危害程度以及治疗情况等因素,制定合理的刑罚。司法机关需要认真审查罪犯的精神状况,并制定合理的刑罚,确保公正、公平地处理案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八条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全文1.0千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