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停薪留职期间的员工社保问题需要与公司商议,按用人单位规定执行,如劳动合同上注明,停薪留职单位会继续缴纳社保,那么自然可以按照合同上面的规定来,反之则需要员工自行缴纳。
根据目前的司法实践,一般原则下,如果劳动者在停薪留职期间,未与用人单位就社保缴纳问题做相关明确约定或签订书面协议,劳动者虽在停工留薪期内与用人单位仍然保有劳动关系,但实际上没有给用人单位提供过劳务,也不接受用人单位的日常管理,那么,用人单位一般便无义务为劳动者缴纳该期间的社会保险费,劳动者缴纳社保的诉求,一般也不会得到仲裁机构的支持。因此,劳动者再停薪留职之前,最好就社保缴纳的问题与用人单位达成一致,以免影响相关的社保待遇。
什么情况可以停薪留职
停薪留职合同是指为了使特定职工有期限离岗停薪并保留职工身份,而由用人单位与该职工依法签订的,约定停薪留职期间双方相互权利和义务的合同。该合同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只适用于原固定职工,不适用劳动合同制职工,那么什么情况可以停薪留职呢?凡是企业不需要的富余职工,可以允许“停薪留职”。对于未经批准而擅自离职的职工,按自动离职处理。企业的固定职工要求“停薪留职”去从事政策上允许的个体经营,对于发挥富余职工的积极性,克服企业人浮于事的现象,有一定好处。一般“停薪留职”的时间一般不超过二年。“停薪留职”期间,不升级,不享受各种津贴、补贴和劳保福利待遇;因病、残而基本丧失劳动能力的,可按退职办法处理;从事非法活动,符合《企业职工奖惩条例》规定的开除条件的,原单位有权按开除处理。
全文645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