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会受到追究的纠纷案件,如果当时已经立案,则诉讼时效会中断,时效不会重新开始计算。但是,在现实中,即使当时已经处理,超过时效的可能性很小。如果超过时效,虽然可以起诉,但对方可以提出时效抗辩,法院将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因此,具体情况需要考虑。
可能会受到追究,具体情况需要考虑。十年前的纠纷案件,无论是民事、行政还是刑事案件,如果当时已经立案的,则诉讼时效会中断,时效不会重新开始计算,因此从理论上讲,再次起诉是没有问题的。不过,在现实中,除了刑事案件外,十年不作处理的可能性太小,如果当时已经有了处理,自处理结果宣布之时开始,诉讼时效重新开始计算,如果至今已经超过时效的,虽然可以起诉,但对方一旦提出时效抗辩的,法院将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时效抗辩
时效抗辩是指在诉讼程序中,当事人主张的诉讼请求由于超过诉讼时效而无效的抗辩。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诉讼时效为3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如果当事人超过诉讼时效起诉,人民法院将不予受理。但是,在特定情况下,当事人可以提出时效抗辩。
首先,在起诉前申请延长诉讼时效期间的情形。当事人向人民法院申请延长诉讼时效期间,经人民法院准许,可以延长3个月。在这种情况下,当事人可以提出时效抗辩。
其次,在提起诉讼后新的事实、证据,当事人可以提出时效抗辩。如果当事人在起诉后添加了新的证据或者事实,这些新的事实、证据可能影响诉讼时效。在这种情况下,当事人可以提出时效抗辩。
另外,在对方当事人同意延长或者缩短诉讼时效期间的情形。如果对方当事人同意延长或者缩短诉讼时效期间,当事人也可以提出时效抗辩。
最后,在权利人提出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后,当事人以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为由提出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也可以提出时效抗辩。
总之,时效抗辩是当事人维护自身权益的一种方式,但并非一定能够成功。在提出时效抗辩时,应当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自己的主张,否则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时效抗辩是当事人维护自身权益的一种方式,但并非一定能够成功。在提出时效抗辩时,应当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自己的主张,否则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八条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全文999个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