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护权属于亲属法中的身份权,但更关注国家对个人强制性和个人对家庭和社会利益的服从,因此具有公法上的义务属性。抚养权是一种权利,基于血亲(包括拟制血亲)而产生。
监护权在法律上属于亲属法中的身份权,但监护制度更加关注国家对个人强制性和个人对家庭和社会利益的服从。从这个意义来讲,监护具有公法上的义务属性似乎更为妥当。抚养权问题,一般多作为义务对待,但是它也是一种权利,而且是和人身密切相关的权利,它基于血亲(包括拟制血亲)而产生。
什 么 是 监 护 权 ? 从 法 律 到 家 庭
监护权是指监护人对于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等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的人身权益、财产权益所享有的监督、保护的身份权。监护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和成年精神病人的合法权益实施管理和保护的法律资格。监护人的监护职责包括保护被监护人的身体健康,照顾被监护人的生活,管理和保护被监护人的财产,代理被监护人进行民事活动,对被监护人进行管理和,在被监护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人发生争议时,代理其进行诉讼。监护人可以将监护职责部分或者全部委托给他人。因被监护人的行为需要承担的,应当由监护人承担,但另有约定的除外;被委托人确有过错的,负连带责任。监护的法律规定旨在保护无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的一切合法权利,保护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
监护权属于亲属法中的身份权,但具有公法上的义务属性。监护制度关注国家对个人强制性和个人对家庭和社会利益的服从。监护具有义务和权利的双重属性。监护人需要保护被监护人的身体健康、生活和财产,代理其进行民事活动,并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与人发生争议时代理其进行诉讼。监护人可以将监护职责部分或全部委托给他人,但需承担相应的责任。监护的法律规定旨在保护无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的一切合法权利,维护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第一千零八十五条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前款规定的协议或者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者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
全文1.1千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