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母,如何行使探望权
时间:2023-05-03 05:10:32 339人看过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探望权,又称见面交往权,是指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亲或母亲一方享有的与未成年子女探望、联系、会面、交往、短期共同生活的权利。未成年人的父母离婚后,不直接抚养未成年子女的一方应当依照协议、人民法院判决或者调解确定的时间和方式,在不影响未成年人学习、生活的情况下探望未成年子女,直接抚养的一方应当配合,但被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权的除外。

行使探望权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裁决。行使方式大致包括两种:

1、探望性探望:不直接抚养子女一方到对方家里或指定地点进行探望;

2、逗留性探望:即探望权人在约定的或法院判定的探望时间内,接走子女并按时送回。

一般来说0-2岁的幼儿比较适合探望性探望,8岁以上子女,如何行使探望权应征得子女同意。

律师补充:

探望权是基于父母子女关系而享有的一种身份权。父母离婚后,子女还是父母的子女,父母和子女的身份关系并没有改变,父母子女之间的这种身份关系,不仅是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的基础,也是非直接抚养方对子女行使探望权的法律基础。只要直接抚养权一经确定,探望权即自动产生。

探望权的中止,不利于子女的身心健康是中止探望的法定理由:

1、探望权人患有严重的传染性疾病或者其他严重疾病,可能影响子女健康的;

2、探望权人个人品德严重败坏,对子女造成不利影响,身心伤害的;

3、探望权人在行使探望权时对子女有侵权或者犯罪行为,损害子女利益的;

4、探望权人与子女关系严重恶化,子女坚决拒绝探望的。

【法律依据】

《民法典》

第一千零八十六条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

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

全文753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

继续阅读
本地专业对口律师
北京
#探望权 最新知识
针对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母,如何行使探望权您还没弄清楚,直接和律师在线沟通获得更多帮助

1对1在线咨询

8秒前,138***54用户咨询成功
马上提问
针对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母,如何行使探望权您还没弄清楚,在线问专业律师,让律师告诉您快速方案吧
  • 章法律师

    章法律师

    律所主任

    评分:5.0

    服务人数:487

    在线咨询
  • 张丽丽律师

    张丽丽律师

    专职律师

    评分:5.0

    服务人数:343

    在线咨询
  • 张神兵律师

    张神兵律师

    合伙人

    评分:5.0

    服务人数:590

    在线咨询
内容已经到底了,还没找到答案?
在线问问律师吧,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11,079 位律师在线 累计服务 3,700万 人次
立即提问

他们的问题正在被解答:

朋友欠钱不还怎么办,联系不上有没有好的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