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制定国有企业改革方案,是指导国有企业改革方法和步骤的具体操作文件。一般来说,改革企业应当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的指导下,根据政府部门的有关改革政策,结合企业实际,广泛调查、深入研究,征求各方意见,吸取教训借鉴其他单位的成功经验,报上级主管部门和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后实施。企业改革方案一般包括五个部分:企业的基本情况、企业改革的基本规律、企业改革的基本目标和原则、企业改革的基本内容、企业改革的基本步骤。国有企业改制方案第一部分:公司基本情况一、公司简介。企业名称、经济性质、隶属关系、行业类别、法定代表人、注册资本、国有股权比例、注册地址、经营范围等简要说明。下属分支机构、所属单位较多,可在表中列出。二是企业人员状况。详细说明公司现有职工人数,包括退休、提前退休、在岗、伤残人员和改制分类政策。三是企业资产。列示企业改制基准日资产总额、负债总额和所有者权益的金额和构成。经具有法定资格的评估机构评估后的资产总额、负债总额、净资产及其主要组成部分。第二部分:企业重组的基本条件,主要描述企业重组的内在需要,企业重组的客观环境和基本条件是否具备,企业重组的目标是否明确,企业重组的基本条件是否具备,通过研究政策文件、内部动员、群众基础是否好等,明确了企业改制的方向和基本原则。
第三部分:改革的基本目标和原则。阐述了企业改革的目的和方向。比如,在政府有关改组文件的指导下,按照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加快发展的指导思想,以资本运作为纽带,建立产权明晰的现代企业制度,权责明晰、政企分开、科学管理,形成以全体干部职工解放为动力的市场化企业运行机制,从而不断提高企业效率、经济效益和职工收入水平,打造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现代企业平台。二是改革的基本模式。如按照“产权明晰、权责明晰、政企分开、科学管理”的现代企业制度和党的十六大的基本要求,要积极推进股份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确立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以企业改革的精神:彻底解决企业缺位问题业主、业主与经营者之间价值取向和经营目标的不一致,使企业的干部职工真正从产权的角度关心经营成果,并借鉴兄弟单位的改革经验,我们认为公司的改制应该是正确的采取以下方式:
根据《公司法》及相关政策要求,在会计核算和资产评估的基础上,通过资产处置、国有股权转让、整体改制等关键环节,将公司改制为全体职工参股的有限责任公司企业员工身份置换安置,建立新机构的股权设置和运行机制。根据纳入重组的资产范围,提出重组后新公司的具体形式。
全文1.1千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