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假药和销售假药罪的犯罪构成包括犯罪客体是侵犯药品管理制度,犯罪主观方面为行为人有实施该罪的行为,犯罪主体为自然人和单位,犯罪主观方面是故意的,而不是过失的。
《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条规定:“生产、销售假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本条所称假药,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规定属于假药和按假药处理的药品、非药品。”
可以看出,生产假药和销售假药罪的犯罪构成是这样的:
1、犯罪客体是这样的:该罪侵犯客体的是复杂客体,既侵犯了国家对药品的管理制度,又侵犯了不特定多数人的身体健康权利。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证、用法和用量的物质。
2、犯罪主观方面表现为:生产者、销售者违反国家的药品管理法律、法规,生产、销售假药,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行为。
3、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包括生产者和销售者。
4、犯罪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一、卖假药要判几年
卖假药要判几年,需要根据严重程度进行决定:
1、销售假药罪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3、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二、生产、销售假药罪是否有判缓刑的可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决定:
1、如果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并且真诚悔罪的,可以判处缓刑;
2、如果是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且没有悔过的意识,通常不会判处缓刑。
总之,生产销售假药是违法犯罪行为,这样的行为危害社会公众健康,破坏国家药物管理制度。经过审理法院会做出客观判决,最低也是拘役。如果犯罪后果不严重,嫌疑人主动认罪,判处缓刑也有可能。
全文789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