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肇事者逃逸后,受害方应采取以下措施:首先拨打120和110报警,保留事故现场证据;然后等待警方调查处理;在这个过程中,受害方应保留好遭受事故后的人身损害医疗单据、财产损失单据等证据。等到查清事故的赔偿义务主体后,受害方可以通过和解、调解或诉讼等方式向其索赔,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交通事故肇事者逃逸后,受害方应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拨打120和110报警,保留事故现场证据;然后等待警方调查处理;在这个过程中,受害方应保留好遭受事故后的人身损害医疗单据、财产损失单据等证据。等到查清事故的赔偿义务主体后,受害方可以通过和解、调解或诉讼等方式向其索赔,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交 通 事 故 逃 逸 后 , 受 害 方 应 如 何 处 理 ?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三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结论,及时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如果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对其处以200元以上2021元以下罚款的行政处罚。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如果构成犯罪,将追究刑事责任。同时,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也会受到相应的处罚: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暂扣期间驾驶机动车;将机动车交给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暂扣的人;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不构成犯罪的;机动车超过规定时速50%的;强迫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机动车安全驾驶要求驾驶机动车,造成交通事故,不构成犯罪的;违反交通管制规定强行通行,不听劝阻的;故意损坏、移动、涂改交通设施,造成危害后果,不构成犯罪的;非法拦截、扣留机动车辆、不听劝阻,造成严重交通堵塞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行为人有前款第二项、第四项之一的,可以并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有第一项、第三项、第五项至第八项之一的,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因此,发生交通事故逃逸后,如果尚未构成犯罪,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对其处以200元以上2021元以下罚款的行政处罚。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如果构成犯罪,将追究刑事责任。
发生交通事故逃逸后,如果尚未构成犯罪,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对其处以200元以上2021元以下罚款的行政处罚。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如果构成犯罪,将追究刑事责任。同时,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也会受到相应的处罚: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暂扣期间驾驶机动车;将机动车交给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暂扣的人;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不构成犯罪的;机动车超过规定时速50%的;强迫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机动车安全驾驶要求驾驶机动车,造成交通事故,不构成犯罪的;违反交通管制规定强行通行,不听劝阻的;故意损坏、移动、涂改交通设施,造成危害后果,不构成犯罪的;非法拦截、扣留机动车辆、不听劝阻,造成严重交通堵塞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行为人有前款第二项、第四项之一的,可以并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有第一项、第三项、第五项至第八项之一的,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七十条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乘车人、过往车辆驾驶人、过往行人应当予以协助。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身伤亡,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可以即行撤离现场,恢复交通,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不即行撤离现场的,应当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仅造成轻微财产损失,并且基本事实清楚的,当事人应当先撤离现场再进行协商处理。
第七十一条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事故现场目击人员和其他知情人员应当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或者交通警察举报。举报属实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给予奖励。
全文1.7千字,阅读预计需要6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