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人名誉是不容侵犯的,这影响到我们的社会地位,某些情况下的侮辱还会影响到名誉被损害人的心理健康,例如某些青少年的秘密被公之于众有可能会导致自杀的危险。侵害名誉权,主要表现为侮辱和诽谤两种方式,侮辱是指用暴力或口头、文字等方式公然侮辱他人,损害他人的人格尊严。侮辱行为的构成须具有以下要件:
(一)在主观上侵权人是故意的,也就是有意识地损害他人名誉、人格。如果是无意中说了有损于他人名誉、人格的话,并非故意侮辱的,不构成侮辱行为。
(二)在客观上侵权人实施了引起他人精神痛苦和屈辱的言辞或行为。
(三)侮辱行为必须具有公然性,即有第三人或更多的人在场或者用能够使众多的人看到或听到的方式进行侮辱。
(四)侮辱行为须具有针对性,即侮辱行为是针对特定的人实行的。
我国法律上明确规定了公民的名誉权是不可侵犯的,如果个人的名誉权受到侵犯的情况下,可以向司法机关诉讼来进行处理,具体的处罚应当根据造成的实际损失来认定,但一般只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不构成追究相关刑事责任的犯罪事实。
民事侵权侮辱行为与侮辱罪的界限
1、行为的严重程度不同
构成侮辱罪的必须是“情节严重”的行为;民事侵权的侮辱行为,仅限于“造成一定影响”的侮辱行为。
2、行为的对象不同
侮辱罪的对象只能是自然人;而民事侵权侮辱行为的对象可能为法人,侮辱法人的名誉可以构成民事侵权行为,而不构成侮辱罪。
3、对行为人主观过错的要求不同
侮辱罪的行为人主观上必须是直接故意:而民事侮辱侵权的行为人主观上有故意,也有过失。即民事侵权行为人只要有过错,并在客观上造成了对他人人格、名誉的损害,就应承担名誉侵权的法律责任。
全文674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